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西北、华北的大片区域都分布有黄土。随着基础建设向西推进,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对线性的苛刻要求无疑增加了黄土边坡形成的数量和高度。因此与黄土边坡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备受关注。本文用蒙西线某车站的黄土高边坡作为工程背景。由于车站需要一定的宽度,因此沿线路左侧开挖原始边坡,开挖起始桩号DK435+585,终点桩号DK435+720,长度约135m,边坡最大高度约78m。根据钻孔勘探揭露,拟建边坡区主要以Q4和Q3砂质新黄土为主,Q4砂质新黄土形成时间短,厚度4-18m不等,土质孔隙较大,呈疏松状态,具有湿陷性。Q3砂质新黄土土质均匀,无结核层和砾石层,强度较Q4砂质新黄土大一些,钻孔揭露厚度约32m。基岩在线路右侧河谷低洼地带出露,为三叠系延长组砂岩。通过实地踏勘,在拟建边坡区中部有一欠稳定陡砍,后缘分布张拉裂缝,裂缝最大宽度约12cm。除此之外,原始边坡中下部还发育有两条较大的冲沟,后缘陡砍均无变形。本文以该工程背景为实例,主要阐述论证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实地踏勘、调查、钻探等手段搜集边坡所在地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拉格朗日元法分别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分析原始边坡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并预测原始边坡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2.从单纯放坡角度提出边坡的设计方案,分别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计算和分析两种坡型整体和局部的稳定性。探索大平台的设置宽度和位置对边坡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的影响。3.根据桩位的不同提出两种支挡方案,并进行方案比选及抗滑桩设计计算,利用FLAC3D拉格朗日元法模拟抗滑桩的加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