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二十年,阅读在二语习得领域中博得了研究者的广泛青睐。阅读在课堂内外都具有相对的隐形性(马克罗,2008)。听,写之类的输出技能,尤其是在最后的输出阶段能够很容易的监控,但教师们却很难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判断。在英语阅读课堂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即使学生可以用第二语言来阅读,但阅读多半并不顺畅,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学生并不能与课文产生积极地有意义的互动,并没有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阅读成绩和信心也随之降低。随着语言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语言学习评价也经历着变革。在我国,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和实施,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也在逐步的深化。增值评价,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方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反映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进步程度,并按照增值的大小对学生进行排名,从而使学生不再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大小的区别。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而且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除此以外,还可以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实施增值评价,从而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有效提高其阅读成绩。作者首先对评价的历史做了相关回顾,然后联系阅读理论,论证了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增值评价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初中八年级的两个自然班共116名学生。本研究包括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实验班在增值评价前后的阅读情况如何?2)实施增值评价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在阅读成绩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3)增值评价对实验班有哪些影响?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阅读档案和测试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并借助SPSS17.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描述和处理。分析结果如下: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班同学在实施增值评价后,在阅读兴趣,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和自我评价方面的分数均有提升,尤其是在阅读兴趣方面。2)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实施增值评价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3)增值评价实施后,实验班大部分同学对以增值排名的方式持支持态度,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信心,评价中的言语报告环节有效地帮助同学们监控了自己的阅读过程,同时也学习别人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了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分五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动机,意义以及本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对评价和阅读的定义及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第三章呈现了本文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教材分析及研究过程。第四章对搜集的数据,访谈资料和言语报告样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五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启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一些对阅读教学活动的有益建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丰富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