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眉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renal disease,ESRD)患者死亡原因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我中心M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提高认识,以寻找临床对策,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11年间在眉山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且治疗时间大于3月的所有ESRD患者,以全部的死亡病例(n=95)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中心所有的ESRD存活患者(n=211)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老龄化组成、身体质量指数、死亡原因、ESRD原发病因、血透频率、上下机血压等一般资料和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等临床指标,探讨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是ESRD最常见的原发病因,在死亡组中占61%,对照组中占73%。糖尿病肾病是第二大原发病因,占死亡总人数的27%,在对照组中占15%。MHD最常见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占38.95%,其次是脑卒中为22.11%。尿毒症脑病、消化道出血、全身衰竭、严重感染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死因。透析第一年内的死亡患者有53例,占所有死亡患者的55.8%,是MHD患者死亡的高峰时间段。通过临床资料对比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不同转归的两组ESRD患者在原发病构成、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index,BMI)、上下机血压、血钙、iPTH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患者的年龄、老龄化(≥65岁)组成、血磷、钙磷乘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透频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老龄(年龄≥65岁)、透析频率低于2次/周、低白蛋白水平(<35g/L)、高磷(≥1.78mmol/L)、贫血(Hb<90g/L)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MHD老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非老龄的2.6倍,透析频率低于2次/周比每周2次及以上频率的MHD患者死亡风险增加63.5%,低白蛋白(<35g/L)水平的死亡风险增加2.9倍,高血磷(>1.78mmol/L)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9%、贫血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2.9%。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ESRD最常见的原发病因,其次是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是MHD患者最常见的死因,脑卒中是第二大死因。尿毒症脑病、消化道出血、全身衰竭、严重感染也是维持性血透患者的重要死因。透析第一年是MHD患者死亡的高峰时间段。老龄、血液透析频率、白蛋白、血磷、血红蛋白可作为维持性血透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