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与监管——法律视角的审视与前瞻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问题从法律的视角进行了审视和前瞻。除序论外,本文共分四个章,第一章概述了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法律环境。首先论述我国保险业法律环境的现状,全面考察了专业性保险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和影响保险业开放发展的保险国际运行规则或惯例。其次探讨了现行专业性保险法律法规相关法律的调整与国际接轨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及其对保险业的影响。再次对我国保险法律制度体系与法制化制度建设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回溯了我国保险监管的历史沿革。总体看来,我国保险监管的历史可大致分为由以人民银行为监管主体的保险监管体系的第一阶段和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监管主体的保险监管体系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保险监管的主要部门;在监管内容上,主要以审核监管为核心,市场准入为监管重点;兼顾对条款费率、市场经营行为和偿付能力的监管;逐步建立起了相关的保险法律、法规。第二阶段的特点是由专门的保险监管机构来履行对保险业的监管职责;逐渐由市场行为和偿付能力工重转变为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逐步完善了原有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保险监管的透明度不断增强。 第三章从保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保险监管的现状。就保险监管的内容而言涉及对保险公司、对保险中介机构及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三方面的监管。就我国保险监管的主要方式与手段而言,主要有行政审批和非现场监管两大方式。 第四章从七个方面对展望我国保险监管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一、以发展为保险监管目标,坚持法治观念市场观念和服务观念;二、完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三、保险监管重点调整;四、通过加强诚信教育、建立风险评级制度,建设良好的保险信用体系;五、适当增加市场主体,均衡市场结构;六、完善保险投资监管,主张投资比例的限定性,应该区别对待寿险和非寿险的保险投资、资本金和以责任准备金进行的投资;七、加强保监会与银监会、证监会及外国保险监管机构的合作。
其他文献
自《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经过数年司法实践,职务犯罪侦查相关的机制设计缺陷和运作障碍逐渐显现。随着我国政府相继签署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经济不断向前迈进,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也相伴而生。未成年人犯罪作为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密
自50年代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逐渐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流行,并由于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美国,有5,400,000以上的人患有症状性CHD,每年的新病例多达1,500,000,另外还有大量的存在猝死危险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asympto maticmyocardial ischemia)。根据不同报道,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所谓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
2017年新媒体持续发热,教育政务新媒体需求量持续扩大。坐拥丰富的资源,秉承为用户服务的理念,教育新媒体急需系统化、专业化地成长和转型。高校新媒体活力十足,走在教育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