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隔震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飞速发展,隔震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现实工程中,一些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也经受住了考验。由于隔震结构采用的隔震支座在水平方向刚度较小,变形能力和阻尼性能都较好,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的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播,在水平方向隔震作用比较明显,但是隔震支座为了满足对上部结构的竖向承载力,在竖向的刚度比较大,使隔震支座在竖直方向的变形能力较小,地震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对地震的隔离效果不明显。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隔震技术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隔震支座水平向隔震领域,虽然也对隔震支座在竖向隔震领域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但没有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 本文以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的基础隔震问题为背景,在对基础隔震技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基础隔震支座的类型入手,对隔震支座的设计验算、连接布置和抗震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基础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和基础隔震结构计算模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各种恢复力模型和计算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根据现有隔震支座在竖直方向的隔震缺陷,初步设计探讨了一种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具有隔震效果的新型隔震支座,利用ANSYS建立了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计算模型,通过地震波的输入,分析研究这两种计算模型在单向、多向以及三向地震激励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由两种结构所表现出的地震响应,探讨传统隔震支座和新型隔震支座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隔震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和隔震结构计算模型的最佳使用条件,分析了新型隔震支座的隔震能力,对同类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