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多塔斜拉桥风致抖振AMD控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江和跨海大桥的规划和建设渐入高潮。多塔斜拉桥力学性能优越,结构轻巧,造型美观,受到工程师的青睐。大跨多塔斜拉桥结构轻柔,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大幅度的振动,结构的抖振问题较为突出。抖振虽然不会引起结构灾难性的破坏,但抖振发生的风速低、频率高,过大的抖振响应可能影响行人、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引起构件疲劳破坏。本文采用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MD)控制大跨多塔斜拉桥的抖振响应,分析了AMD布置位置和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AMD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嘉绍大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嘉绍大桥主梁的竖向振型、横桥向振型和扭转振型分别首次出现在1阶、21阶和43阶,说明主梁的竖向刚度比横桥向刚度和扭转刚度小得多;桥塔顺桥向振型和主梁竖向振型相互耦合,桥塔首先出现顺桥向振型。  (2)运用谐波合成法数值模拟嘉绍大桥的三维脉动风场,并对模拟的脉动风速进行了检验。分析表明,模拟的脉动风速的功率谱和目标功率谱较为吻合;且模拟脉动风速的互功率谱和目标互功率谱的大体趋势是一致的,说明模拟的脉动风速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将脉动风速时程进行处理,得到风荷载时域化模型,然后进行抖振响应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嘉绍大桥抖振响应特点。研究表明,主梁竖向抖振位移远大于横桥向抖振位移和扭转抖振位移,横桥向抖振位移大于扭转抖振位移。对竖向抖振位移,中间跨跨中的位移远大于边跨的位移;对横桥向抖振位移,中跨的位移比其他跨的大得多;对扭转抖振位移,中间跨跨中的位移远比边跨的大。另一方面,桥塔顺桥向抖振响应远大于横桥向抖振响应。对桥塔抖振位移,中间塔的抖振位移较边塔的大。对塔底顺桥向抖振内力,次中塔比其他塔大得多;对塔桥面高度处顺桥向抖振内力,中塔较其他塔大。另外,中间塔的横桥向抖振内力比边塔的大。  (4)将ANSYS有限元模型转化为评估模型,然后从动力特性、抖振响应和TMD控制效果三方面验证评估模型的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AMD控制系统。分析指出,评估模型具有足够的精度,能够用于研究。  (5)在主梁和桥塔上布置AMD,保持AMD总质量不变,研究AMD布置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对主梁,AMD布置在中跨的控制效果最好,次中跨次之,次边跨最差;在多个桥跨布置AMD时,AMD越集中于中跨,控制效果越好。对桥塔,AMD布置在中塔的控制效果最好,次中塔次之,边塔最差;在多个桥塔布置AMD时,AMD越集中于中塔,控制效果越好。与主梁AMD相比,桥塔AMD的控制效果要差一些,但桥塔AMD对塔底剪力的减振效果优于主梁AMD。而全桥AMD的控制效果介于主梁AMD和桥塔AMD之间,且其作动器控制力比主梁AMD和桥塔AMD的都要小。  (6)针对AMD的质量比和控制参数,研究AMD控制系统的参数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对AMD质量比,随着质量比的增大,结构抖振响应开始减小很快,然后趋于平缓;而减振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对控制参数β,随着β的增大,结构抖振响应开始增加很快,然后趋于平缓;而作动器控制力、行程以及减振率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7)考虑结构刚度、质量和阻尼的不确定性,分别将名义结构的刚度、质量和阻尼提高和降低15%,考察AMD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研究表明,刚度和质量不确定的影响均来自结构振型频率的变化,阻尼不确定的影响来自结构阻尼的变化。结构参数的不确定性对AMD控制的减振率几乎没有影响。AMD控制系统对刚度、质量和阻尼的不确定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两相饱和多孔弹性动力学中的一些经典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同时对波在层状孔隙介质中的传播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频域下二维
为合理描述抗弯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状态,对国内外已有的刚接钢框架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收集、统计分析。本文采用最大层间侧移比、累积塑性延性、等效能量耗散系数对刚
在自然环境下,海洋是最苛刻的腐蚀环境之一,海工结构要经受海水、海洋大气或更为严酷的飞溅区、潮差区的腐蚀,而普通钢材在海洋环境中极易腐蚀,很短的服役期内将丧失使用功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