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国家政府管理模式和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形势。在此情形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适时的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总目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成为了国家治理研究的新方向。广西民族地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则是实现广西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之一,推进广西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中、东部省份赶超式的发展速度和对于传统管控型的治理模式的路径依赖制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和提升相比,广西地区较差的自然条件、落后的法制建设、薄弱的市场能力、较低的社会化程度以及众多的少数民族单靠市场能力无法促进其全面开发,必须借助自治区政府能力才能动员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推动广西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以广西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带动地区发展、民族发展,促进区域内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地区的长治久安,最终达到实现中国梦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构成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广西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要义”,从治理主体现代化、主体之间的关系现代化、运作方式现代化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了广西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明确政府治理能力的构成包括依法自治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政策执行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社会控制能力五个方面,并对“共治—善治—法治”理论体系、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理论以及行政改革与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为“广西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现状及原因分析”,文章从广西民族地区治理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对现状进行了探讨,对治理客体又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政府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主要有政府治理理念尚未成型、政府法制建设落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偏低、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能力相对薄弱、政府对危机应对能力不足等五个方面的困境,并从自治政府自治法治建设不到位、治理的社会和市场基础薄弱、治理环境具有少数民族的特殊性、自治政府治理受落后的行政文化影响四个角度分析了困境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为“广西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探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为广西地区政府树立先进的法治理念来建设法治政府同时整合广西地区少数民族先进的治理文化并用法治加以规范;通过自治区政府购买服务来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由管理转变为治理,简政放权增添市场活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决策更多的依靠智库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引导智库的建立并且去行政化从而推动决策的科学性、治理的合理性;以及政府引导和监督多元主体治理,通过培育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政府治理的民主化四个方面的途径推动广西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