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豆磺隆残留方法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豆磺隆残留量,气相色谱法由于其灵敏度高,检测极限低,广泛用于农药残留分析,但是由于磺酰脲类热不稳定性,不能直接用GC分析,只能转化成热稳定的化合物,本实验包括土壤中残留豆磺隆提取条件的摸索及气相色谱条件的确定。根据豆磺隆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下述前处理方法。土样用pH=10的0.15M NaHCO3水溶液提取,豆磺隆呈离子状态溶解于水溶液中。提取液用CH2CL2纯化,除去豆磺隆代谢产物等土壤杂质。用HCL调节水相pH至酸性,将豆磺隆的水相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成4-氯-6-甲氧基-2-嘧啶胺,冷却后用碱性溶液调节水溶液至pH=10,水解产物4-氯-6-甲氧基-2-嘧啶胺用CH2CL2萃取,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定容。分析条件如下:色 谱 仪:GC5890型色 谱 柱:BPX5毛细管柱25m×0.32mm(i.d)×O.25μm(膜厚)检 测 器:氮磷检测器色谱柱温度:170℃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及流速:N2纯度>99.99 5ml min-1尾 吹:N2纯度>99.99 30ml min-1氢 气:H2纯度>99.99 3ml min-1空 气:Air 100ml min-1 本文利用豆磺隆分解成4-氯-6-甲氧基-2-嘧啶胺的定量关系,以测定4-氯-6-甲氧基-2-嘧啶胺的量转换成豆磺隆的量,通过转换系数测定豆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4-氯-6-甲氧基-2-嘧啶胺性能稳定,在NPD下有高灵敏度及高回收率,豆磺隆最低检测极限2μg/kg,在土壤中添加水平2-100μg/kg,平均回收率75.50---97.18%,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等特点。适合一般实验室采用,对豆磺隆的残留分析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绿长突叶蝉(Batracomorphus pandarus Knight)为中国新纪录种,属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叶蝉亚科(Iassinae)短头叶蝉族(Iassini)长突叶蝉属(Batracomorphus)
期刊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主要是由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引起的侵染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华北和东北玉米主产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病情渐趋严重,已由过去的次要病害逐渐发展
当火车站上的一名年轻工作人员将军人送过来时,赵区长正在同自己的一名手下发火。他的那位手下毛手毛脚,将急需调配的一批物资给弄错了。赵区长穿一件褪了色的土黄色军装,这
期刊
王查理的朋友里面,喜欢坐飞机的几乎没有,王查理对飞机的态度是能不坐就不坐,如果有高铁的话。从北京到海口这一趟航班,王查理自己也不知道曾经飞过有多少次,几乎每次都是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