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具有建设及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等特点,适合处理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可与绿地建设相结合,做到净化污水和美化环境的和谐统一.地下渗滤系统对有机物及总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总氮的去除率有待提高.国内对土壤地下渗滤系统的研究应用不多,对其脱氮除磷机理的研究更少.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控制氮磷排放尤为迫切.采用环保、高效、经济的土壤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滇池流域村镇生活污水,具有重要意义和远大前景.2000年5月在昆明市呈贡县,以昆明红壤为填充介质建立地下渗滤中试系统,旨在进行地下渗滤系统的脱氮除磷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生物硝化/反硝化是地下渗滤系统脱氮的主要途径,而总磷主要是通过土壤吸附、固定等非生物作用去除.总氮去除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处理系统硝化/反硝化的综合效果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制约.昆明红壤粘性大,通气性差,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同时,碳源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可以采取间歇投配、中间分流和改变填充介质等方法来强化硝化/反硝化过程.该试验重点研究了采用间歇投配和中间分流措施后系统对总氮的脱除效果,同时研究了不同填充介质对污染物的去除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采取强化措施后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总氮去除率可由50%左右提高到85%以上.但强化措施对COD、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小,COD和总磷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95%以上.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在渗滤沟内较短的距离内完成,处理系统内脱氮环境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填充介质试验研究表明,昆明粘性红壤还原性强,添加一定的炉渣、草炭能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硝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