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自我论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n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自我即自我虚拟性问题,是人的精神性征在表象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显现及实践超越性表征,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和源泉,是人发展和创造自己并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的本性和能力,是人本虚拟的表象和论据。虚拟自我是自我的核心内容,是人学研究的关键所在,是社会认识论的单体认识目标。人要认识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人要认识自我,就要首先认识虚拟自我。对虚拟自我的研究、论证和构架,是古今中外哲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一直致力攻克的难点和堡垒,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得出十分完善且使人满意的结论,也没有能够具体提出有关虚拟自我的第一手材料。截止目前,自我所能进入、所能存在、所能体验、所能践履的虚拟实践的空间惟两类:一曰表象空间,一曰网络虚拟空间,其中网络虚拟空间又细分为:Internet空间、普通游戏、通讯、工具性软件空间和灵境技术空间等三种。与上述空间相对应,虚拟自我也就有两类四种:两类即表象虚拟自我和网络虚拟自我;四种即表象虚拟自我、Internet空间虚拟自我、普通软件空间虚拟自我和灵境空间虚拟自我等。表象虚拟自我是人猿稽别以来与现实自我共在的第二自我、影子自我和副本自我。在表象空间,自我的虚拟性不论表现为善意或恶意、正向或负向、积极或消极,都是自我自选的精神规划和布局,结语也是具有自我事先知道的并必须自己接纳的事件前定性。表象虚拟自我就是前数字化时代自我唯一可以进入表象空间并虚拟出的与现实自我形成对应关系的虚拟自我。网络虚拟自我是以灵境技术为主的计算机技术、网络联接技术和应用软件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信息技术的产物。由于这些综合性极强的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超越,由于灵境技术所具有的高人-机结合性、高机动性的协载,自我由以前仅在表象虚拟空间意构、虚化、体验虚拟性的精神生活过程,发展到自我不仅可以继续享受在表象空间里的这种精神性虚拟,而且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进入电子网络空间进行具有实在性征的虚拟实践。虚拟自我在网络虚拟空间里的虚拟实践,由于其具有的超越在表象空间里的意构,造成了网络虚拟实践吞并、异化自我的现实性及其自我现实人格的非正常、出人意料的结局。自我的现实性和虚拟性之间的张力和平衡被撕裂,复杂化了的虚拟性,排挤、淡漠自我的现实性,就是自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自我由此陷入虚拟性异化陷阱。为了解除自我虚拟性征异常以及人对自我认识的这种“千年之结”,就要首先对自我的虚拟性进行哲学史、心理学史和文化史的梳理和探索,以对自我的认同问题、调节问题、实现问题以及自我的时代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并揭示出虚拟自我羁留虚拟空间的真实原因和探究虚拟自我返回现实的途径,并在合适的机遇,以恰当的手段,通过健康的诱导和规整的教诲,指引自我做出利于身心、他人和社会的正常、合理、健康、积极的虚拟,摈弃盲目、低级、庸俗、消极的虚拟,自然最终塑造出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身体合格、智力健全、精神健康的朝气蓬勃的大写的人。自我从虚拟空间返回现实社会,立足自我和社会的整体一致并达到人-物生态圈的和谐与统一,正是本文理论落脚点之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病理和肺泡炎性细胞介质的影响。方法 45只SD大鼠预处理诱导ANP-肺损伤模型,按照ANP和机械通气干预随机分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槐耳对哮喘缓解期儿童的干预效果;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槐耳改善哮喘缓解期儿童T淋巴细胞调控失衡的机理,为槐耳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第
近期,猪肉价格明显上涨,一些老百姓觉得"菜篮子"沉了。据商务部监测,8月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9.58元,同比上涨47.8%。猪肉价格既关系到消费者的"小账",又关系着经济运
中国翻译文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佛典翻译。中国翻译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本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着频繁而复杂的互动交流,在对本土文学形成重大影响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风靡学界,学习西方文化哲学在当时全国唯一的帝国大学东京大学蔚然成风、在日本中国学研究领域培养了大
转移是肿瘤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病灶脱落、侵入血管、在循环中停留、游离出血管、定位于远隔器官、增殖形成转移灶,肿瘤细胞必须顺利完成这
期刊
一、糖尿病足概述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