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毕业季也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季,2019年大学毕业生834万人,比2018年增加14万人,社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生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却忽视了这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问题,每年约有30%的应届大学生在不到半年内选择离职,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初期面临着角色冲突导致工作适应不良而选择离职逃避的问题。应届大学毕业生角色转换受挫,工作效率低下,既不利于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也是企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解决在就业初期面对的角色冲突问题,提高职业适应能力,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值得关注。本文以角色理论为指导,以一位因工作不顺而产生离职想法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服务对象,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介入,研究任务中心模式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角色冲突干预的有效性。笔者通过界定问题—问题排序—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确定了案主的四个核心问题:角色冲突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规划困惑和职业角色认知不清、工作能力不足问题。首先,帮助案主建立信心,通过情绪疏导训练,引导案主认知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影响,学习情绪疏导技巧,消解不良情绪;然后,在应对人际关系问题时,社工设置同侪互动、老同事指导和主管交流来增进案主交友技巧,改善人际关系;在应对职业规划困惑和职业角色认知不清的问题时,协调企业资源帮助案主进行职业规划梳理和加深职业岗位角色认知,制定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明晰岗位职责;最后,社工和案主落脚于工作能力的提升,介入的重点在于引导案主掌握在职场中正确的学习方法,设置培训和引导案主自学。在结案后,案主成功地解决角色冲突问题,达成既定目标。本个案研究得出在应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从学生向职业人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冲突问题,任务中心模式介入是行之有效的。在研究的反思与总结中,笔者分析了任务中心模式的优劣势,反思了介入过程中因个人能力与经验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