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多媒体辅助外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湖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mi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外语教学已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国家教育部教育司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开展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至今已近30年,大多数高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大学英语教师的计算机拥有率和使用率都有所提高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已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较为成熟的理论指导。随着《要求》的发布,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也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目前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学者对多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况进行过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限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但对使用情况的调查相对较少,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有鉴于此,本文以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课后访谈。目的在于调查该学校的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课堂教学教学的现状,以便为该校多媒体辅助外语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依据。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了解到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配备了较齐全的多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设备,教师也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英语课堂教学,且大多数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都持肯定态度。但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仍处于发展阶段,且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对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不明显,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最后,基于本次调查的结果,相应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校方、教师及学生。由于本次研究对象仅限于一所学院,且受试人数有限,故结论有一定局限性。
其他文献
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出版的《英语的衔接》标志着衔接理论的确立。与此同时,韩礼德也是第一位将衔接这一概念作为篇章语言学术语所提出的人。《英语的衔接》一经面世,便吸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对经过电子束辐照诱变的黑曲霉原始菌株Y-0与突变菌株Y-3酿造的糯米酒进行香气检测与分析,原始菌株Y-0糯米酒中鉴定出风味物质33种,其
利用部分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用静态和动态方法筛选出了YJ-3028水稳剂配方,研究和试用结果表明,利用该配方处理加入中水的循环冷却水,完全可满足生产设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