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大多关注儿童的心灵发展变化。《赎罪》自2001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继《阿姆斯特丹》之后又一次将麦克尤恩推向了创作的高峰。小说以多种视角模式展现了主人公青春期的布里奥尼罪的产生以及她终其一生的赎罪过程。论文主要以热奈特的小说叙事视角理论为依据,研究了《赎罪》的叙事视角。热奈特的叙事理论改变了叙事视角与聚焦混淆的状况,将叙事视角分为“谁看”(聚焦)和“谁说”(叙述声音)两个方面。论文主要分析各章节的聚焦模式,并简要分析其叙述声音,得出叙述声音与聚焦者在零聚焦时是统一于故事之外的某个人,而在第三人称内聚焦时叙述声音与聚焦者并不统一,此时的叙述声音来自故事外的某个人,而聚焦者是故事中的人物。论文以具体实例阐释“谁说”不一定等于“谁看”,有力的证实了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成聚焦和叙述声音两个方面的合理性。同时论文比较分析了传统的叙事视角的划分与热奈特叙事视角理论的联系,认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类似于零聚焦,有限全知视角类似于第三人称内聚焦。小说结构鲜明,共分为三个部分加一个尾声。第一部分描写了发生在庄园上的浪漫爱情故事,以及布里奥尼由误解升级为诬告的罪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在叙述声音上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聚焦上既有全知叙述的零聚焦,构成叙述的框架并达到制造悬念、引人入胜的效果,又有不同人物的内聚焦,展现布里奥尼的罪的产生过程,推动情节立体动态的发展;第二、三部分分别转向二战的战场和后方医院,以人物罗比的内聚焦展现战场上的血腥,以此时已成年并担任护士的布里奥尼的内聚焦展现战争给士兵带来的残害。第二、三部分的叙述声音仍采用第三人称,来自故事外的叙述者。聚焦上仍然保留零聚焦,并有通过两个主要人物的内聚焦来展现战争这一事件的不同侧面的多重内聚焦;尾声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这是不同于前面三个部分的唯一在人称上做改变的章节。通过分析小说各章节的叙事视角,感受到麦克尤恩巧妙的运用叙事角度推动情节发展的艺术魅力,也为分析小说《赎罪》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