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aphorin-3A与苔藓纤维出芽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中改变及其意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海马区Semaphorin-3A(Sema3A)与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sprouting,MFS)在癫痫发病机制中可能作用。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再分为药物注射后第1 天、5天、7天、3周及4周各亚组。通过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模型,实验组各亚组中诱导痫性发作成功大鼠列入痫性发作组(简称发作组),未发生痫性发作大鼠列入未发作组,发作组与未发作组分别于药物注射后第1 天、5天、7天、3周及4周各时间点分别分离海马组织与灌注取脑组织。生理盐水对照组、发作组与未发作组分别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区Sema3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对脑组织行冰冻切片并采用neo-Timm 银染观测大鼠海马区MFS 形态变化情况。   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中Sema3A 仅有少量表达,发作组第1、5天无表达,第7天表达明显(t=8.762,P=0.000),3周后亦无表达;同时观测到发作组第1、5天未见MFS,第7天可见MFS 至齿状回内分子层,3周后见明显MFS 至齿状回外分子层。同时对MFS 行Timm 评分示发作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4,P=0.000)。而未发作组大鼠未见Sema3A表达变化(F=0.783,P=0.575>0.05)及MFS 形态变化。   结论:海马区Sema3A表达增多伴有MFS 形态变化可引起痫性自发性发作,可能是癫痫发病机制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影响育龄期女性生活质量的良性疾病,其危害主要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月经量增多。子宫切除是治疗有症状腺肌病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