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扩招之后的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教育生态平衡原理对高校体育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失衡之处,并从生态平衡的视角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资源保持平衡的理论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扩招后学生人数超过了高校体育教育的人口容量;学生的体育观念、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大高校体育教育的硬件建设,使高校体育教育人口容量和体育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扩招后体育教师严重缺编,教师承受着巨大的超工作量压力。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科研水平都跟不上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应有合理的师生比,应注意引进高学历的体育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高校应通过优化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制定激励机制,减少体育师资的流失。教师应建立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校际间、省际间甚至国际间的交流。(3)高校扩招后。体育教育经费严重缺乏,体育部经费主要出自学校拨款。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与校外企业联办高校体育,引进体育产业人才,促进体育产业在高校的发展。(4)高校扩招后,体育场馆、器材在数量、质量和种类上都不适应高校体育教学之需。高校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场馆资源,积极扩大体育场地(馆)面积及种类,提高管理水平及场地(馆)的公众利用率。(5)学生的重修带来高校体育教师、场馆、经费的浪费,要注意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都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6)扩招后高校体育教学还是注重竞技体育项目,对非竞技体育项目内容的安排还有待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已注重于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但没有考虑到学生体育个性的发展。高校体育要适应当今的时代发展,把体育教学的空间向社会、自然界延伸,选用适合新时代年轻人品味的体育教学内容。(7)高校目前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对个性体育、竞技体育的介绍很少,学生对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校体育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向,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按照各个教师的专长和兴趣所向分别准备理论课。(8)扩招后,为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的质量,高校体育教师应根据时代变化和需求,做到终身学习。(9)高校要不断扩大和疏通信息来源渠道,加强对学生、体育教师的信息输入。结合不同的学生群体。输入不同类型的信息,便于学生选择和吸收。(10)高校体育要做到与国际接轨,吸纳国际上对我国体育教育有利的观念和方法,并注意挖掘、整理、创新,弘扬民族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