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地经济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建设现象,它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体现了创新的理念,而飞地经济型高新区更是冲破了原有体制、思维的禁锢,跨越了行政界限的分割,实现国家与国家间,或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的沟通合作,在更广阔的区域内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强度的增长出现在一些非均匀分布的增长极上,导致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区域间的这种梯度差是的产业转移的出现,产权的可分型为区域间谋求共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飞地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虽然学术界不少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无明确概念界定。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于新时期出现的飞地经济型高新区这种特殊形式,尚缺乏与之相对的规划方法研究。在国内,除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外,其余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论文选取天津红桥区与山东庆云县合作建设的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实例,结合苏州工业园和国内外优秀高新区,进行深入剖析,总结飞地经济型高新区的规划方法,对其他相似类型的高新区项目有所启发和借鉴意义,为高新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