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改革开放38年的时间里,国内经济始终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近年来,从中国官员的治理结构这一方向出发来阐释这一现象,逐渐成为了许多学者的共识。已有研究表明,中国的地方官员的确对辖区内经济增长、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了中国266个地级市2000年至2013年的主要经济数据与期间1119位市长个人信息所组成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地级市官员任期对辖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与现有文献大多探讨了官员任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本文从另一角度出发,研究官员任期对辖区内经济发展“投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能更好的反映了官员在任时的努力程度。中国地级市市长作为中国官员的中坚力量,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关注,有助于了解地级市官员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的逻辑,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官员的激励引导提供些许帮助。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随官员的在任时间增长呈现倒U型变化,临界值为官员上任的第2年,且这种现象在东中部地区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表现得更加明显。而官员的理科专业背景以及高学历背景则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第二,地级市官员对于任期时间长短的预期来源于由“经验法则”下得到的官员任期,即地级市市长的平均任期3年,在此预期影响下,市长的在任年数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呈U型关系,这也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任期呈倒U型做了解释,官员通过在任期内对固定资产投资合理的规划以使得经济增长在职位变动年份更加的突出,进而增加晋升的几率。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首先,适当延长地级市官员的任期,并增强官员任期的稳定性;其次,改变唯经济指标论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更科学干部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