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冠词系统由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an和零冠词组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有一些学者将英语冠词语义特征及名词分类提出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假说当推冠词选择参数(Article Choice Parameter),波动假说(Fluctuation Hypothesis)和语义轮模式(Semantic Wheel Model)。因此,本文就以上三个理论从语义角度来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冠词的使用。本研究主要考察不同语境对冠词选择正确率和反应时是否有影响及不同水平被试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在四种语境中是如何表现。具体采用更有针对性的冠词填空测试。本文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者多倾向于运用正确率来判断二语学习者是否正确掌握冠词系统,即在测试卷中研究冠词使用的正确率,而是在冠词填空测试中运用E-prime软件记录冠词使用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因为正确率和反应时的测试对冠词使用的研究更具说服力。实验以高、中、低三组共90名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的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之一是被试类型,取三个水平(低水平,中水平和高水平组)。自变量之二是语义类型(取四种):(Type1[-SR,+HK], Type2[+SR,+HK], Type3[+SR,-HK], Type4[-SR,-HK])。因而形成一个3×4的两因素,十二种实验条件的被试内设计。因变量是冠词使用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调查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分三步进行:1.通过重复测量分析语义环境是否影响被试冠词选择正确率和反应时的因素之一以及四种语境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2.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三个不同水平组的正确率和反应时在四种语境下分别是什么情况;3.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了定冠词在特指[+SR]语义环境和说话者知识[+HK]语义环境中的过度使用率。经过研究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冠词使用正确率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成正相关;2.被试在第2种和第4种语义环境中,正确率最高反应时间最短;而第1种语义环境正确率最低反应时间最长,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最有难度的,也就是说,不同语境对冠词选择正确率(F=99.932.P<.05)和反应时间(F=16.815,P<.05)有影响,证实了假设1;3.定冠词更多是在特指的[+SR]语义环境中泛用,而不是在说话者知识[+HK]语义环境中,在说话者知识[+SR]语义环境中的泛用率显著性地高于特指的[+HK]语义环境(t=-5.489,p<.01),证实了假设2。本文的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在冠词语义选择中基本遵循Type2>Type4>Type3>Type1的顺序。基于此,本文为英语冠词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应当重视英语冠词正式,系统地学习;2.第一种语境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最难,因此冠词的类指用法应该得到加强,尤其是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类指用法;3.第三种和第四种语境主要区分不定冠词和零冠词,因此名词可数性这个概念应进一步强化;4.重视英语中零冠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