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多变有趣的拓扑结构,还在光、电、磁、医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成为新型多功能材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芳香羧酸类配体骨架稳定,配位方式多样,且含有利于电子传递的共轭体系,在“天线”效应的作用下可将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从而提高稀土离子的荧光性能。4f-3d混金属配位聚合物可呈现出有别于单一稀土或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独特结构和性质。本论文选用H3CTA和H3CIA为配体,合成出一系列含单一稀土或稀土-钴混金属配位聚合物。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1.在水热条件下,以H3CTA(2-(carboxymethoxy)terephthalie acid)为配体,合成了2个三维和8个二维稀土配位聚合物,分别呈现出微孔和双层平面结构。该体系框架结构变化体现了镧系收缩效应。对Eum-CTA、Tbm-CTA、Dym-CTA配合物进行固体荧光测试,分别表现出相应的稀土离子特征发射光谱。TbⅢ-CTA、DyⅢ-CTA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之间表现出铁磁相互作用。
2.以H3ClA(4-(earboxymethoxy)isophthalie acid)为配体,在水热条件下得到1个二维平面和7个三维网状配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衍射、热重分析、荧光及磁性测试表征。
3.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以H3CLA为配体,通过调节体系的碱性合成了7个同构的LnⅢ_CoⅡ混金属配位聚合物,红外光谱表明配体在配位过程中全部去质子化,与单晶结构解析相一致。磁性测试表明GdⅢ_coⅡ、ErⅢ_CoⅡ、DyⅢ-CoⅡ配合物中稀土离子与钴离子之间存在着铁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