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社会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带动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又带动着数千个企业进行重组并购。然而企业的重组多种多样,其中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渐渐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注意。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是指企业用非现金资产,例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资产出资,以此用于新设子公司,或者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入股以及其他类似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资产后续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是难以准确预测的。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关注企业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行为,相关部门也特意有针对性地颁布了可行的政策性优惠文件。问题是企业在进行实际的重组过程时,尤其是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行为与其相关的税种问题繁琐复杂,同一交易行为甚至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规定,这就阻碍了企业做出合理有效的战略部署。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相关理论和实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税收政策,核心是通过对一起国内真实案例——A公司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过程,来探讨重组双方所涉及的税种及相关政策,然后,站在整个集团的角度,讨论在完成资产收购的以后年间有可能会使其股东出现重复征税的现象。最后,以这一案例出现的问题作为导向,对A公司的高层在做出是否采用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决策时,提出几个关键考虑因素,从而衡量该投资方法的利弊,最后尽可能地为企业管理层在决策前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改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