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混淆是现代密码学的崭新领域,其研究目标是针对我们感兴趣的程序,构造出功能上与其相同的程序,使得任何敌手在获得新程序代码之后,除了能使用该程序的功能外不能从程序代码中学到任何新知识。本文对程序混淆当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我们在混淆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具体地说,本文包含以下内容:
1.综述了当前程序混淆的主要研究进展。
2.对一类可表示为先秘密操作再公开加密的密码功能(cryptographic functionaLlity)(如重加密、加密的签名、先签名再加密等),我们使用全同态加密理论提出了混淆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混淆方法在重加密、加密的签名、先签名再加密三个场景中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混淆方法在这三个场景中均是安全的。
3.提出了一种使用简单防篡改硬件混淆电路的通用方法,与前人工作相比,该方法的特点是混淆后电路的软件部分可承担大部分计算,而硬件部分仅承担较少计算。因而,当该混淆后电路的多个实例并发运行时,多个软件的实例与硬件部分均有合理的计算负载,因此整个计算可以较好的并发运行。
4.提出了一种使用简单防篡改硬件混淆程序的通用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混淆后程序的长度只与被混淆程序的长度有关,并且可以接受任意长度的输入。
5.提出了可伪装对称加密的概念,这样的加密方案允许加密者在加密输出一个密文之后,采用不同的密钥将该密文解密为不同于原始明文但均有意义的消息,可伪装对称加密可用于某些反电子取证场景。我们利用混淆理论构造了可伪装的对称加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