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桦褐孔菌,是一种寄生在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国内又称其为白桦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高。研究报道表明,桦褐孔菌具有如降血糖、抗炎、抗氧化等功能,但关于桦褐孔菌粗提物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对桦褐孔菌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本研究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分析了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桦褐孔菌子实体中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和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肝癌Hep3B细胞的抑制率,以及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毒性作用;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给药加拿大桦褐孔菌水提醇沉物(C-OWC)后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对C-OWC是否诱导细胞凋亡进行初步判定;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桦褐孔菌C-OWC后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RT-qPCR法检测给药桦褐孔菌C-OWC后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有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和俄罗斯桦褐孔菌有机溶剂提取物对两株人肝癌细胞均有较高抑制作用,但同时对人正常肝细胞毒性作用较强。加拿大桦褐孔菌水提醇沉物C-OWC 提取得率高,对两株人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且不损伤人正常肝细胞 L-02,因此选用该提取物进行后续研究;C-OWC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给药浓度范围为62.5μg/mL~4000μg/mL时对人肝癌细胞HepG2分别作用 24、48、72 小时后,其 IC50 值分别为 1293.75 μg/mL、581.64μg/mL、396.45μg/mL;AO/EB染色观察发现给药C-OWC后,细胞绿色荧光变弱,红色荧光增强,细胞膜透性增加,细胞收缩变圆,凋亡小体增多,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给药C-OWC后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RT-qPCR结果显示给药桦褐孔菌C-OWC组细胞中Bcl-2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Bax、Bid、P21 mRNA表达量增加。综上所述,桦褐孔菌C-OWC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且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