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提高低剂量CT结肠成像息肉检出率有效性的体模研究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水平白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在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中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在一段离体猪结肠上通过结扎粘膜根部获得20个1-10mm(5mm及以下10个,大于5mm10个)连续排列的模拟息肉,运用宝石高分辨CT (HDCT)在不同剂量条件下(管电压保持120kVp,管电流10、20、30、40、50及100mAs)扫描,然后分别应用6种不同ASIR水平(0、10%、30%、50%、70%及100%)进行图像后重建,最后在工作站上获得CT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和虚拟分割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采用盲法对不同采集条件、不同ASIR水平的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平均噪声、平均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平均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s, CNR)和息肉检出率。结果:结肠模拟息肉模型研究显示不同管电流-时间下噪声随应用ASIR水平升高而降低,SNR及CNR随应用ASIR水平升高而增高(P<0.05)。大于5mm结肠息肉在低剂量扫描时应用ASIR对检出率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mm及以下的结肠息肉检出率随着剂量水平的增高而明显提高,但应用高水平ASIR时息肉检出率没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离体模型研究表明在低剂量CT结肠成像中,应用ASIR可以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在低剂量时可提高大于5mm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但不会明显提高5mm及以下结肠息肉的检出率。第二部分能谱CT结肠成像探测结肠小息肉的体模研究目的:评价能谱CT结肠成像提高小于10mm结肠息肉检出率的有效性,并找出显示结肠息肉最佳的单能量图像。材料和方法:两段离体猪结肠通过结扎粘膜根部分别获得连续的模拟息肉,第一段结肠内含有直径1-5mm息肉20枚,第二段结肠含有1-10mm息肉20枚。第一段结肠使用64排单源宝石能谱CT在40-140KeV范围内扫描,提取45、60、75、90、105、120和135keV单能量图像数据,再使用普通64排螺旋CT在同等条件下扫描作为对照;第二段使用64排单源能谱CT结肠在三种固定辐射剂量(17.77mGy、25.53mGy和32.52mGy)下分别进行45、60、75、90、105、120和135keV单能量扫描;在工作站上获得CT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和虚拟分割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采用盲法对每组图像进行主观及客观评价,记录并比较每组图像中的息肉检出率以及平均对比噪声比。结果:应用常规64排螺旋CT进行三种后处理图像得到结肠小息肉的平均检出个数为13个(检出率65%),应用能谱CT进行的单能量图像得到的最低检出个数为15个(检出率75%),最高为16个(检出率80%),因此单能量图像可轻度提高结肠小息肉检出率,但有效性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结肠息肉的对比噪声比最高(P<0.05)。结论:能谱CT结肠成像可轻度提高小结肠息肉(≤5mm)的检出率,显示结肠息肉的最佳单能量图像为75keV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