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Mesh网络的接入机制和动态频谱分配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应用的普及,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和宽带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资源和需求之间的这一矛盾,无线通信技术开辟了两个途径:一是寻求更高效的调制机制,提高频谱效率;二是改进现有的频谱使用方式,通过伺机频谱接入,高效利用资源。认知无线电就是从提高频谱利用率角度,力图通过改变传统的固定频谱分配和使用模式,使得频谱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作为近年来无线通信领域关注的重点技术之一,认知无线电基于这样一种事实:频谱资源的缺乏并非由于频谱匮乏,而是由于固定频谱分配和使用方式造成的。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智能频谱共享技术,依靠人工智能的支持,感知无线通信环境,根据一定的学习和决策算法,实时自适应的改变自身工作参数,动态的检测和有效的利用空闲频谱,理论上允许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上进行多维的频谱复用和共享。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不同认知节点的可用信道集合随空间和时间变化。认知MAC协议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实现收发两端之间的信道选择,确保收端能与发端使用相同的信道;当发端进行数据分组传输时,克服来自邻居节点的干扰;在全网内发布可用信道集合的变化信息;根据信道质量信息实施信道动态切换。论文以认知无线Mesh网络为应用对象,重点研究MAC接入协议和动态频谱分配算法,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认知无线Mesh网络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一套通信链路解决方案。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利用各个分簇的簇首作为转发中心,将各个分簇互连成为一个完成的网络。2)以上述网络模型为基础,结合传统的CSMA/CA接入协议,提出一套可用于认知无线电环境下的接入机制。在通信过程中,各个节点通过交互CO-RTS/CO-CTS帧来相互了解对方的可用信道信息,约定双方选用的数据信道,并通过竞争方式避免干扰。在特定的网络条件下进行性能分析和仿真测试。3)通过对上述接入机制的综合分析,得到Cog-Mesh网络在簇内信道分配存在不公平性,资源利用率低等特点,提出一种公平、高效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并进行性能对比仿真测试和评价。
其他文献
数字助听器能够有效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水平,声源定位是数字助听器中的核心算法之一。本文重点研究数字助听器中的声源定位算法,并提出了改进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视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传播、拷贝和修改视频信息,从而使视频版权保护及真实性认证等面临严峻考验。数字视频水印技术作为视频版权保护和真实性
无线通信系统消耗的巨大能量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绿色通信设计中的能量效率优化问题是一个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对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
相比于传统路由机制,网络编码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例如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增强了网络鲁棒性等。另一方面,参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一旦被污染攻击,便会导致“污染扩散”的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主要集中于在能量受限的传感器节点上实现简单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强等)采集、处理与传输。然而,随着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由这些传统传感器网
无线信道天然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安全传输尤其重要。现行移动通信的安全机制主要依赖于基于计算安全的加密体制,而移动环境下,密钥的分发与管理成为实现这种机制的重要挑战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流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网络直播、监控系统等。随着流媒体技术应用的推广,人们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