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金融全球一体化将逐步成为现实,金融服务竞争逐渐加剧,必须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经营决策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金融服务创新极度依赖信息技术来实现,因此,银行业信息化建设在新时期将肩负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势必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面临组织架构、业务战略的调整以及逐步清晰化的过程,银行业改革对信息化建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探讨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的基本思路为首先介绍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其次从银行业务发展需求、银行信息安全形势两方面分析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询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提出我国信息化建设必须进入科学发展时期,探讨如何协调业务发展和防范银行业安全风险的矛盾,完善对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信息化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介绍银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其特点。银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市场化程度高、高动态性和信息密集型的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作用程度较高。信息技术对于银行而言,已经超越了“科技兴行”的阶段,进入了一个技术如同空气的阶段。第二部分着重对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金融创新矛盾重重,信息化与业务之间如何分工、配合也是业内人士的共同困惑;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数据高度集中,由此引发的各种风险也不断的凸显出来,严重的甚至导致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停业,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信用危机和恶劣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是对怎样完善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的一些思考。本文提出首先要树立我国的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信息风险监管的科学认识体系;其次要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有效管理和防范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风险,最终达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再次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中长期信息科技发展规划,逐步完善内部审计操作系统和信息科技系统,构建先进的信息科技平台,集中管理业务和财务数据,实现从管理层到操作层面、由一线业务部门道后台职能部门的全方位管理;最后各级银行要利用数据集中构建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管理系统,进而进行决策、战略和管理创新,建设统一、科学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逐步实现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