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研究表明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是必要的,并起着促进作用。语法教学研究也在蓬勃发展,但在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以“呈现—操练—输出(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为主的3P语法教学法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以意义交际的课堂中,找到更好的语法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已成为研究学者和英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输入强化和输入加工理论是西方国家在二语输入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主要探究文本强化(TE=Textual Enhancement),输入加工(PI=Input Processing Instruction)以及 3P 语法教学法的总体学习效果并比较三种教学方法的初始和延后学习效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文本强化,输入加工教学法和3P语法教学法是否可以提高高中生对于非真实性条件状语从句的习得? 2)三种教学方法中,哪种教学方法的初始学习效果最好? 3)三种教学方法中,哪种教学方法的延后记忆效果最好?本研究选取南京某高中高—年级三个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分别作为输入强化教学组,输入加工教学组和3P语法教学组。本实验分为前测、干预、即时测和延后测,每组由研究者执教,以if非真实性条件状语从句为目标结构接受相应的教学法,实验时间均为40分钟。教学结束后立即进行即时后测用以测试学生的初次学习效果;一星期后进行延时后测测试学生的延后记忆效果。整个实验持续一个月,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如下:1)在整体效果方面,PI教学法和3P语法教学法对语法习得均有较大促进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相比PI和3P教学法,TE在短期内对语法习得有促进作用,长期无明显促进效果。2)在初次语法学习效果对比方面,3P效果最好,PI次之,最后是TE。3)在延后记忆效果对比方面,3P和PI效果最好,之后是TE。研究发现显性的语法规则讲解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有意义的语法活动比如结构性输入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法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