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时代广泛使用的测试方法是:集成电路测试系统读取测试向量,对被测芯片引脚施加输入激励,测试被测芯片引脚输出响应,比较输出响应与预期响应来判断被测芯片是否达标。测试向量行数数以百兆级别,所包含的测试内容十分复杂,因此采用支持存储、传递测试向量的码型文件作为输入是广泛使用的测试向量输入方式。本文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中大规模向量编译模块设计与优化旨在将存储海量测试向量的码型文件转换为测试仪可执行二进制文件。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软件设计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原则,本论文采用分模块设计和控制反转接口设计的思想,确保程序的可读性和扩展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海量测试向量存取速度慢的问题,设计测试向量存储格式;根据设计格式的特点,比较二进制格式和HDF5格式文件存储测试向量的优缺点;选定HDF5格式作为本文测试向量文件的目标格式。2.针对海量测试向量编译过程中速度慢、内存占用大的问题,本文对比了语法分析树和无缓冲嵌入动作两种方案。经过性能分析和实验对比提出了混合实现方案,对码型文件中占据大量计算的向量声明区采用内存占用和计算量均较小的无缓冲嵌入动作方法;对码型文件中其余描述性功能区采用结构更明晰、简单的语法分析树实现。3.针对G4语法规则文件设计的问题,设计泰瑞达T语言格式测试语言规则;根据测试语言规则的特点,对泰瑞达T语言格式码型文件进行功能区划分;设计扫描引脚声明区和扫描向量声明区的语法表达式和词法表达式。4.针对扫描向量逻辑处理复杂的问题,分析扫描向量格式(字符格式、十六进制格式)、引脚类型(si、so)、引脚模式(1-bit、2-bit),提出扫描向量格式统一化方法;分析扫描向量属性(串行向量)和普通行向量属性(并行向量),提出串并向量转换方法。5.针对向量编译软件进行测试与验证,确保向量编译软件的正确性以及性能能够达到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经过测试,本论文设计的向量编译软件实现了扫描链功能的添加和海量测试向量的编译,实现128M行向量深度以及1024列向量广度的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