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蚊、蝇、鼠是重要生物媒介,能传播多种疾病,如蚊能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丝虫病等,蝇能传播痢疾、伤寒、肝炎等,鼠能传播鼠疫、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等。此外,还能通过骚扰、叮咬、咬坏衣物食物、破坏仪器设备等,对人类健康、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 病媒生物防制的目的在于把害虫和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1水平,以达到预防疾病、消除危害、保障人民健康。目前采取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方法有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法规防治、遗传防治等。掌握病媒生物的本底情况,包括种群组成、分布、优势种和常见种,以及密度消长,抗药性发展情况,对病媒生物携带病原情况进行监测,是消灭和防制它们的首要前提。根据防制对象特点,制订适合当地情况的防制方案与计划,是综合防制的基础,对防治方案的实施、监督及效果评价,是综合防制的重点。本研究对营区蚊、蝇、鼠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它们携带病原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调查营区蚊、蝇、鼠的分布,监测携带病原状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 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营区蚊、蝇、鼠的分布进行调查;采用RT-PCR法监测白纹伊蚊携带登革病毒情况,采用套式PCR法监测鼠携带SARS-CoV病毒情况,根据调查和监测结果,制定综合防治措施,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1.了解了营区蚊、蝇、鼠种类、密度分布情况; 2.营区内白纹伊蚊未携带登革病毒,鼠未携带SARS-CoV病毒。 3.制定了以环境治理,化学防制为主的综合措施,实施后,降低了营区病媒生物密度。 结论:调查了营区蚊、蝇、鼠的本底情况,制定并实施了综合防治的措施,降低了营区病媒生物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