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中大量的灰色基础设施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水循环,使原本可以渗到地下的雨水短时间聚集起来,形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流经城市地下管网等灰色设施快速排放到河流、湖泊,造水体的面源污染。要解决当前城市的洪涝和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论文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以修复自然水的循环为目标,以净化径流污染、缓解洪涝影响为目的,建立居住区的可持续雨水管理系统。重点研究居住区雨洪管理系统及其景观化的过程,使居住区享有优美环境的同时,具有削减地表径流及收纳贮存雨水的功能,发挥居民小区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国内外雨水管理的研究进展及实践,对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措施和技术规范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我国现有居住区雨洪管理存在的问题,吸取国外优秀案例的设计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居住区雨洪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构建汇集入渗、截污传输、储蓄利用三大雨水循环体系。从源头汇流、下渗减少产流;中途滞蓄、截污、分流;末端净化、收集、贮蓄、利用,形成了从产流到汇流中途再到末端控制的完整雨洪资源集蓄利用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内涝灾害及影响。其次,对雨水管理系统的景观化途径进行研究,从雨水循环利用的绿色设施和雨水循环利用的景观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居住区雨洪控制应用于景观设计的方法。最后,以桃源金融小区为例,针对小区内的雨水可持续利用体系,结合开发前的地质、水文和气候状况等,对当地的水体结构、暴雨洪涝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结合研究的理论依据,制定居住区雨水利用的原则和模式,配置合理的点、线、面的绿色雨水利用设施,以景观化的处理手法在居住区内进行实际项目的验证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