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自支撑碳纳米管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em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质硫的储量大,开采成本低且安全环保,同时以硫为正极的锂硫电池具有超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是理想的储能器件。目前锂硫电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单质硫及其放电产物导电性差,活性物质利用率低,电化学活性不高;放电过程中生成可溶的多硫化物,会造成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损失和比容量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变化会破坏电极结构,降低循环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制备了基于3D自支撑多孔结构的碳纳米管阵列/硫以及碳纳米管海绵/硫复合锂硫电池正极材料(CNTA/S,CNTS/S),通过与无规碳纳米管/硫复合正极材料(RCNT/S)对比,详细考察了含硫量、填充方法以及不同孔隙结构的含硫碳管电极对于锂硫电池电化学容量、离子迁移效率、倍率性能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设计与开发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参考。本文中我们制备的两种具有3D自支撑结构的碳管阵列和碳管海绵材料具有三维导电网络和孔道结构,均可有效提高硫的利用率及电化学活性,同时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并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比相同条件下无规碳管复合硫材料具有更低的内阻,更高的比容量,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熔融填充法相较溶液法更易获得晶态硫,并获得更高的初始容量。碳管阵列具有取向排列孔结构,更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以及电子和离子的传输,使得器件电阻更小,倍率性能更佳。碳管海绵具有三维交叉互连的网络结构,孔隙率大,可获得更高的硫负载量。同时其弹性网络结构有利于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高循环稳定性。其中含硫量高达60%的熔融法硫填充碳管海绵(M-CNTS/S)复合材料在0.5 C、1 C和3 C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1285.5、1029.6和899.7 mAh g-1,在3 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放电比容量的保持率可达88%。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我国更是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功不可没。但制造业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带来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政府提出经济发展将由高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也就是转变我们以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其实质是提高制造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从上世纪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FRP约束高强椭圆钢管混凝土柱(FRP-Confined Concrete-Filled Elliptical High Strength Steel Tube,以下简称为CCFEST组合柱)是由在高强椭圆空钢管外部采用湿粘法包裹CFRP,
库岸滑坡是常见的滑坡类型之一,降雨和水库水位变化是导致库岸滑坡发生的两大重要因素,开展降雨入渗和水库水位变化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对于避免库岸滑坡的发生和灾害预警
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设备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制备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为了研究热点之一。锡基负极材料是十分有发展
投资活动作为财务管理中需特别关注的要点之一,一方面能够增长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健康投资行为能够增加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获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认同,还能建设健康资本市场甚至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但是我国的公司中非效率投资情况较为常见。这不仅使得资金利用效率下降,也损害着资本市场秩序。有关非效率投资,上交所及深交所等相关部门也陆续发布一系列文件,学者们有关导致企业非效率
以黏土矿物蛋白土为基本原料,通过焙烧、酸浸的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活化,然后以表面活化后的蛋白土作为载体,分别负载Fe2O3、Fe2O3/MnO2以及Fe2O3/Ag,制备出三种非均相Fenton催
研究目的:通过归纳总结我院11年间住院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认知,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随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
学术界将政府为实现特定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宏观产业调控政策定义为产业政策。中国推行的产业政策较多,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也涉及各行各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粗放式、投资拉动式的发展模式所累积的矛盾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推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创新的角度,以企业的创新水平为标准,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
应力集中是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不同于均质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的材性随空间坐标呈梯度变化,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若设计得当,功能梯度构件能一定程度缓解应力集中烈度。
注浆技术在基础工程加固处治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浆液性能对施工效果至关重要,且浆材耗量巨大,因此研究开发价格低廉、节能环保和耐久性能好的注浆材料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