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基于分形理论的视角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niao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解释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做相应的综述,指出现在实际上还没有一个能较好解释产业集群的理论。目前,为经济学界所接受的产业集群模型是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不过,这个模型却因为忽略了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而越来越让经济学家们感到不满意。本文尝试建立一个融入企业关联性的产业集群模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企业之间的关联特征可以用复杂网络来描述,而呈现企业关联特征的复杂网络的分形维数就可以作为一个表示企业关联性的特征变量;在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与统计物理学的相关方法后便得到一个融入该分形维数的企业群演化方程。该方程是本文产业集群模型的核心架构;它的解显示,如果不考虑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假设地理均质,那么便不可能形成产业集群而只会得到产业扩散的结论。结合该产业集群模型和系统论的知识,便可进一步揭示出产业集群的分形结构以及产业集群在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即在生产交易过程中自发形成有序的结构或者状态的现象。根据该模型,运输成本或者禀赋只是形成产业集群的所有充分条件中的其中一个;影响产业集群的最重要指标是关系网络空间中的分形维度,它显示了经济系统的层次结构性。网络密度很大的集群的关系网络可能是接近紊乱的,即分形维数接近于零;而紊乱将会导致这个集群效益下降,甚至促使集群崩溃。尽管测量关系网络维数的值是一个还未解决的国际难题,但是本文还是尝试给出一种测量该维数的建议。最后,本文也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股利政策的制定是现代公司理财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公司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的逻辑延续,是公司理财活动的必然要求。自1961年莫顿·米勒(Miller)和弗兰克·莫迪格里亚尼(Modigliani)提出了“股利政策无关论”的观点以来,西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公司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税差理论、信号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理论。我国的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
就业问题是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通过对结构偏离度的分析,比较了1996-2007年海洋与陆域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情况,并通过构建灰
学位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对货币当局而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找到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工具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