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室温电阻率、高性能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电子功能陶瓷,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自从在钛酸钡材料中发现PTC效应后,降低材料室温电阻率和提高PTC效应一直是研究重点。因为使钛酸钡基PTC陶瓷同时具备低室温电阻率和高PTC效应,就可进一步扩展PTC元件的应用范围,并与日益发展的有机PTC材料竞争。本课题围绕制备低室温电阻率、高PTC效应的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分别对烧结助剂掺杂、复合施、受主掺杂、稀土氧化物掺杂、烧结工艺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掺杂剂、不同掺杂量(2%、5%、8%、10%)、不同掺杂方法(单组分、多组分)以及不同的烧结温度(1200℃~1400℃)对陶瓷室温电阻率、PTC效应以及其它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陶瓷施主掺杂半导化的具体机制。采用稀土氧化物Nd2O3作为施主掺杂剂,制备出室温电阻率低、高性能的钛酸钡基PTC功能陶瓷材料。通过对钛酸钡进行氧化物的掺杂研究,对比材料最终的PTC效应、微观结构以及电性能,我们发现:由于稀土元素Nd3+能够取代BaTiO3晶体中的Ba2+位,起到了细化晶粒的效果。所以掺杂稀土元素对降低PTC材料室温电阻率和提高PTC效应有很明显的效果,随着Nd2O3掺杂量的增加,其室温电阻率会出现一个最小值,呈U型变化趋势。且加入Nd2O3后PTC材料的居里温度也会提高到300℃以上,这对扩展PTC材料的应用范围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加入B2O3、SiO2等烧结助剂对降低PTC材料的室温电阻率和改善PTC效应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因为烧结助剂主要是降低PTC材料的烧结温度及提高陶瓷的使用强度。另外,我们还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PT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PTC材料的致密化程度增强,其室温电阻率和PTC效应也会有一些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PTC材料的居里温度也会有微小的变化。本课题研究发现,在1300℃下进行煅烧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PTC材料。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能源需求量增多,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逐渐减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能源和环境成为备受关注的两大社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