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孔电火花加工排屑方法及振动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qi251305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具有微小孔的零件被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重要行业的核心装备中。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因其具有非接触式加工、无宏观切削力、对工具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低、材料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在微尺度加工领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一种特别适合用于加工微小孔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自身的弊端,即加工间隙极其细微,加工爆炸力小,电蚀产物排除困难,电蚀产物堆积在加工间隙内容易造成短路并且极易产生二次放电的现象,使加工稳定性大大降低。为了改善微小孔电火花加工中电蚀产物的排除状况,本文就工件振动、电极旋转等工艺手段对排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电蚀产物的有效排出为目标采用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了间隙内电蚀产物颗粒排除的仿真研究。建立了电蚀产物排出的流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应用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电极旋转、电极振动、电极旋转振动、工件振动、电极旋转工件振动五种加工方式下电蚀产物的排出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极旋转工件振动的加工方式下间隙内电蚀产物的排出情况最好。研制了一台超磁致伸缩执行器,并将其作为微小孔电火花加工中的工件振动器使用。通过振动器带动工件振动,辅助电蚀产物迅速排除,创造良好的放电环境,提高放电机率,进而提高微小孔电火花的加工效率。对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振动器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从而为微小孔电火花加工实验提供准备。在自主研发的加工设备上进行微小孔电火花加工实验。实验对比了电极旋转、工件振动和电极旋转工件振动三种加工方式下的加工时间。由实验结果可知:工件振动电极旋转时所用的加工时间最短,从而验证了流体动力学的仿真结果。最后针对工件振动频率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工件的振动频率越高,微小孔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时间越短。所以提高工件振动频率是减小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疗效评价是临床评价的主体,对临床疗效的科学诠释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科学问题。中医诊疗过程中,复杂干预贯穿始终,具有辨证论治时空性、治疗手段多样化及干预目的多
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和肿瘤之间的平衡来实现肿瘤治疗的目的,已证实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被认为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后又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目前肿
本文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新形势进行分析,说明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治理的关键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本文能够为城市环保部门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建议。
本文借助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和MARC有限元分析软件,对AZ31B镁合金热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以AZ31B镁合金高温等温压缩变形的真应力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ATC)是管理多架飞机起降和航行,以保障飞行秩序和安全的系统。主要任务是防止飞机空中相撞,保证飞机按计划有秩序地飞行以提高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安排在凯里市炉山镇牌坊村王贵科家葡萄园,供试材料是5年生水晶葡萄树(第3年挂果),果园沙质黄壤、肥力中等、为立架式葡萄园,全年施肥2次,即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和健康。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
天然气(甲烷)绿色环保,经济安全,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汽车燃料。然而车载存储问题限制了天然气的应用。在当前技术中,吸附技术是最为经济有效和最具发展前景的存储方式之一
前言:目前.我国养猪生产已经走出落后的传统养猪方式,开创了现代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新局面。“以养为主、养防结合”的饲养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业人士所认可。为此本刊记者
传统的对两幅标志图像进行对准的算法采用的是模板匹配的相关运算法。这种方法计算过程简单,但当两幅图像存在旋转关系时效率较低,且对标志图像的比例变化和局部残缺较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