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汉剧唱片传播与剧种传承发展之关系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38340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汉剧艺术的发展虽然曲折,但也曾出现过繁荣盛况。汉剧艺术之所以有今天的影响,离不开媒介的传播,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电子媒介的出现对其传承、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剧现存最早的音乐储存载体——唱片,即是汉剧音乐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它跨越时空传播能力,让今天的听众能有幸听到百年前的汉剧遗音、领略到前辈的艺术风采。唱片所承载的汉剧音乐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该文以20世纪汉剧唱片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近一个世纪唱片资料的搜集整理,按照时间先后将唱片分为四个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新时期,并对每个阶段唱片的搜集、录制等情况进行描述说明。第二章,将唱片中的剧目、演员、行当、唱段等信息进行分析,其结果,与20世纪汉剧艺术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那么,唱片作为20世纪音乐的重要传播媒介,其传播对于汉剧音乐的传承发展影响如何?这也是文章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三章,笔者通过对多位汉剧演员与戏迷的采访发现,由于客观原因,不同历史时期唱片的传播效果不同,对汉剧艺术的传承发展影响程度也有一定差别。笔者希望该文能为汉剧音响研究提供一份重要的史料,为探讨大众媒介传播对戏曲音乐传承发展的影响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一张报纸要想征服读者主要靠内容,所谓"内容为王".纵观近几年的报纸竞争,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竞争形式:自然竞争和策划竞争.自然竞争就是顺其自然地非策划式竞争.这种方式对于记
近几年来,国内不少晚报改为上午出版发行.对这种"晚报早出"的现象,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聊表一点看法.晚报,顾名思义,就是较日报晚些时候出版的报纸,也就是每
利用NOAA卫星太平洋海表温度资料、南方涛动指数(SOI)和招远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观测资料,使用统计方法对ENSO事件与招远市1981-2010年30a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招远市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在制度建设上已初步形成以海洋捕捞许可制度为基础,以控制捕捞渔船数量与功率、禁渔区和休渔期制度、捕捞限额制度、渔具使用限制、捕捞对象可捕标准和渔获物幼鱼比例管理等多层面管理相结合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体系。但在近海地区,渔业资源逐渐仍呈现出优质经济鱼类数量比例下降、种类组成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的严峻生物学表现,这也反映出我国渔业资源管理效率需要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