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阈界性:在第三空间歌唱——《野草在歌唱》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k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享誉文坛的女作家,也是英国文学界的一颗不老松。她曾经四次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提名,也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终身成就奖得主。莱辛的作品体裁多样,主题丰富,写作手法富于实验性。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莱辛以自己对生活客观而又理性的观察审视着人类的生活状态,探寻个人在现代社会如何寻求完整人生的道路,从种族、民族、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矛盾、分裂心理的冲突、边缘与主体的差别,以前瞻性意识对人类的命运苦苦思索,寻求人类社会整体和谐之路。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小说《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超越种族之爱而导致的悲剧,警示着读者残酷的殖民统治与种族隔离政策带给人类的痛苦和不幸。小说的背景复杂,多种文化与信仰交织而成;人物身份混杂游离,难以定义;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是新颖别致,同时将不同的体裁、视角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极具创新性的叙事技巧。本论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书中文化背景、种族、性别、写作手法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多元化倾向,剖析莱辛在超越僵化的二元对立,重现阈界性方面作出的大胆尝试,从而为我们寻求人类和谐提出全新的思路。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多丽丝·莱辛的生平及创作,阐释了后殖民主义以及阈界性理论,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研究小说在文化背景方面表现出的多样性,例如种族隔离与文化融合、文明与自然的冲突、清教主义与人类原欲的并存;第三章探讨小说中人物混杂身份的塑造,莱辛颠覆了固定的程式, 打破了传统文学中主流与边缘、强势与弱势、男性与女性等二元对立,成功地塑造出一群“中间人”形象;第四章分析莱辛在写作策略上的实验,例如多种文类的运用、跳跃的叙述顺序、变换的视角、具有含混性的象征等等。小说的写作手法十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含混性。结语部分指出多丽丝?莱辛的小说《野草在歌唱》从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人物身份的杂糅性和写作手法的含混性三个方面,对固定阈限进行了超越,对人类和谐之路的追寻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1897-1962)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县的杰弗生小镇上,小说展示出一幅旧南方向新南方过渡时期的社会图景。在这
本文从单口喜剧演员周立波的清口秀中精选出18段幽默话语,将概念整合理论与乖讹-消解幽默理论相结合,提炼出操作性分析步骤,从动态认知角度细致研究了所选个案中的挖苦、反讽
这篇毕业论文是利用两个类似的电视访谈节目《奥普拉秀》和《艺术人生》的口语语料对两个重要的语用问题进行探讨,即话语的语用意义的推导和话语的语用策略的英汉对比分析。
乔治·艾略特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肖尔瓦特在《她们的文学》里曾高度评价艾略特:“在英国小说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四周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
克莱福德·奥德茨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醒来歌唱》描写了大萧条时期发生在伯杰一家的生活故事,揭示了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的生存困境。阿瑟·
大国战略思想贯穿了整个俄罗斯的千年历史。大国理念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等俄罗斯统治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大国战略思想的根源,就在于深入俄罗斯人内
非政府组织具有填补国家福利职能和市场公益职能缺失的特性,起到为个人在追求公共目标中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组织中介的作用,因而,全球及国内兴起的非政府组织成为一支推动男
享有“第四阶级”和“看门狗”盛誉的美国媒体似乎一直对美国政府持批判的态度。然而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大多数美国媒体的报道与美国政府的宣传惊人的一致。伊拉克拥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