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域中的文学——论“文革”前十七年小说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前十七年小说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重读文本方面。本文在借鉴大众文化理论以及编辑学、出版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将“十七年”小说的生产与传播作为整体加以考察,把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放在大的文化场中进行审视,力图揭示出特定时代文学规范重构中的媒介力量。 具体而言,本文基于扎实的文献资料,从传媒的研究视域出发,以“十七年”小说的社会化过程(生产、传播、消费)为切入口,以“十七年”的《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重要报刊和出版机构发表的作品、评论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深入阐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社会政治、文化领导权、传媒与文学体制,舆论环境与作家心态,编辑思想与小说发表原则,期刊、出版社等多种媒介运作与小说生产、传播,读者的文化消费与小说接受,主流政治干预小说生产、传播的得与失,等等。 通过上述考察,本文揭示了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它在塑造新中国小说作家群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对文学界和大众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促成了新的小说生产机制和传播方式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各种中医疗法如刮痧、拔火罐、放血、汗蒸等也被列入养生保健方法来缓解“亚健康”。许多足疗店、按摩场所、美容美体机构等都开设这些项目,把中医疗法当作养生手段来招徕顾客,而忽视了相关中医疗法禁忌,导致顾客身体伤害。中医专家提醒,很多中医疗法都有其适应症,有些疗法非专业人士不宜操作,否则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拔火罐后不能洗澡    【个案】 王先生在某保健足道做足浴。因
嚼一把摘下的松针,等于吃了好几盒营养品;坚持用松针泡茶,就能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别以为这是开玩笑,时下,这种关于服用松针能养生保健、包治百病的说法在民间悄然兴起,而且还吸引了不少百姓跟风尝试。这种说法是否靠谱?医学专家指出,养生偏方未必科学,切忌偏听偏信、盲目跟风。    扫描: 松针养生概念大热  “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血压都能恢复正常,而且眩晕、疲乏无力、耳鸣、头痛头晕这
宋初诗坛虽缺乏大家,但并不单调,它在宋诗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更不应被忽视或误解。本文选择徐铉与王禹偁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五代宋初政权更替之际,文学创作主体艰难探索的心路
本文拟根据《格萨尔》史诗文本来发掘藏族动物崇拜的生态价值,并分析其生态思想根源,探讨史诗基于动物崇拜的调控方式,以及史诗动物崇拜的现代启示。为此,拟作如下分析: 第一,从
"金学"的研究中,关于女性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点.本论文选择了阿紫、李莫愁、裘干尺、何红药、梅芳姑等女性作为代表,具体分析金庸小说中对越境女性的独特形象叙述.在塑造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