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加速阶段,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后一个阶段是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河北,实现全省更快更好发展。
研究河北省信息化水平的测评问题,一方面可以找出一种定量测评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发展程度,诊断地区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测评方法本身实际上也能定量地启示信息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和目标。通过对信息化指标的统计分析,定量地衡量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使决策部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制定经济信息化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对河北省信息化水平进行测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由于信息化是一种发展中的社会现象,国际上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对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的科学、权威、系统的方法体系。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本文在日本信息化指数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其指标体系,建立一套新的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以科学、准确地反映河北省现阶段信息化水平,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在测算信息化指数时,针对综合评分法中评价指标权数难以确定的缺点,本文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该方法能客观确定各个指标的权数,避免主观随意性。而且该方法只用少数几个新的综合指标来代表原来所有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在覆盖原来指标绝大部分信息的情况下,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降到了最低。
由实证分析可知:河北省信息化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发达省份还有不少差距,省内地区之间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这也是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所以,我们必须一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地区继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促进河北省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