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1982~2003年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生态足迹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供给矛盾尖锐,1982~2003年,该旗人均生态足迹从1.189hm2上升到4.047hm2,增长了近3倍,由人均0.582hm2的生态盈余转变为1.473hm2的生态赤字。②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递增趋势,其供给由1982年的1.771hm2增加到2003年的2.574hm2,具有相对的发展潜力优势。③2003年,万元GDP占用生态足迹人均11.304hm2,与其他区域横向比较,该旗资源利用效益最低。④生态承载力供给与生态足迹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如实际土地面积最大的草地和林地,其生态足迹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明显偏小,说明其利用效益较低、土地生产力不高;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偏大。⑤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标的计算分析,很好地反映了该旗发展情况。本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就深化该项研究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