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中风、帕金森氏病等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健康的疾病。目前,这类疾病的治疗仍然是个难题,关键在于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限制了很多药物向脑组织的转运,制约了临床治疗疗效的提高。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应用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白三烯C4,缓激肽等来增加BBB的通透性,是一条很有效并且很有潜力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中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缓激肽或其类似物RMP-7来选择性开放BBB。 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小剂量缓激肽或其类似物RMP-7能选择性地增加血-肿瘤屏障(blood tumor barrier,BTB)的通透性,而对正常脑组织的BBB几乎无影响。缓激肽选择性增加BBB通透性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刘云会等研究发现小剂量缓激肽不仅能选择性增加BTB的通透性,也能选择性增加局部脑缺血大鼠缺血区BBB的通透性。关于小剂量缓激肽增加缺血区BBB通透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同时,应用缓激肽后是否会增加由缺血导致的继发性脑水肿的程度,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研究缺血再灌注早期,小剂量缓激肽对缺血区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和通透性的影响,以及再灌注24小时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缓激肽增加局部脑缺血区BBB通透性的机制。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对象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共计40只,由校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