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分子遗传学角度研究鸡的产蛋机理,不但有助于加速高产蛋鸡品种或品系的培育,而且对我国地方鸡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鸡的遗传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昌鸡是在海南热带亚热带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而培育出的具有典型地方品种特征的著名品种,是我国家禽品种资源基因库中的宝贵财富。海南省的自然日照时间较长,导致文昌鸡性成熟较早,母鸡127d产蛋率达5%。可能与长光照通过视神经刺激鸡的性腺发育,促进家鸡的性成熟有关。
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是由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在下丘脑一垂体-性腺繁殖轴中起到重要作用。FSH是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的,其中α亚基为hCG、LH、TSH等糖蛋白激素所共有,而特异性的β亚基决定其特异结合位点,并决定其生物学功能。α和β亚基单独都不具有生物活性,二者结合在一起时,会引起结构上的变化,才具有生物学活性。
本研究以文昌鸡为对象,研究FSHB基因第2和3外显子和第1和2内含子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文昌鸡产蛋性能之间的关系。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鸡FSHβ基因第2、3外显子和第1、2内含子的序列设计3对引物,运用PCR-SSCP技术,在FSHβ基因内含子1检测到一个突变位点,并分析了其变异与鸡早期产蛋性能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在3对引物中,有1对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扩增序列的突变位点位于FSHβ基因内含子1上。
根据文昌鸡FSHβ基因内含子1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并在不同的电泳条件下进行PCR-SSCP分析,得到两种基因型AA和AB。通过测序获得了SNP多态性位点,发现在内含子1的914处发生了A→C的碱基突变。
统计分析了FSHβ基因内含子1区域的SNP多态性与文昌鸡产蛋性状的相关性,发现,产总蛋量、18-21周产蛋量(NE-(18-21)W)、35-39周产蛋量(NE-(35-39)W)、畸形蛋数及开产日龄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后期产蛋数,即22-34周龄产蛋量(NE-(26-34)W)差异显著,AA型显著多于AB型(P<0.05)。18-39周的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
文昌鸡P1引物扩增获得2个等位基因,基因型AA和AB型的频率分别为0.49和0.51。两种等位基因型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4和0.26。经卡方适合性检验得知,文昌鸡内含子1处的基因型分布达到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