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抑制糖苷酶的3D-QSAR及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理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工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新型穿心莲内酯类衍生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糖和糖苷酶抑制剂数据库。第二部分讨论了白英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研究了白英提取物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一.新型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3D-QSAR研究 在测定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时,使用的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晶体结构还未见报道,所以选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来构建该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首先在NCBI的GenBank数据库中查得该α-葡萄糖苷酶的氨基酸序列,它由584个氨基酸构成。用蛋白质多序列比对程序BLAST在PDB数据库中进行序列相似性搜索,获得序列同源性达38%的蛋白1UOK。使用Insight Ⅱ软件中的Modeler模块以1UOK为模板对实验使用的α-葡萄糖苷酶进行同源模建。使用Profile-3D模块对已构建的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发现模板与模建分子的α碳原子之间的标准偏差为0.42(?),构建的三维结构得分为237.9分,远远高于临界得分120.2分,略低于理想得分267.2分。因此,说明模建得到的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结构在现有理论水平下是可靠的。使用Binding Site模块对蛋白的活性位点进行分析。使用Cerius~2软件的LigandFit模块完成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对接,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表明,形成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是抑制剂与受体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征。利用Cerius~2软件中的QSAR模块获得了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通过MFA分析得到的QSAR方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为0.901,常规相关系数为0.996,说明方程的可信度相当高。该研究为设计新型穿心莲内酯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基于MDL ISIS/BASE数据库平台,建立了糖和糖苷酶抑制剂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分子数据库,已收录糖分子288、穿心莲内酯衍生物238,以利于新合成化合物的分类,虚拟筛选,综合利用。 二.白英中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提取物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研究 对白英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选用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醇提取液浓缩成浸膏,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萃取得到的浸膏采用葡聚糖LH-20、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进行分离纯化,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各分得化合物4个,经波谱(NMR、MS、IR)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甲氧基-5-[(8′S)-3′-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E-苯丙烯醇-4-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
其他文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基石。文章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成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无论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泉州,还是世界工厂所在地的东莞,都开始出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好兆头。一个是草根起家、小本经营、传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入3月,与人大、政协两会换届一样引人关注的是黄浦江变"猪江"事件.从黄浦江顺流而下的死猪连续不断,到底捞出了多少,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搅扰得上海百姓很烦是具体事实
期刊
本论文以甲基丙烯酸酯类的改进微乳液聚合为研究对象,在本课题组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不同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类改进微乳液聚合过程和所得聚合产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