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安乐舞图像编年与研究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安(今西安地区)是唐代都城,也是唐代文物最为集中的地区,在今西安及其周围分布着大量的唐代墓葬、遗址,出土文物数量众多,在很多文物资料中含有乐舞图像。这些乐舞图像是乐舞艺术与绘画艺术相结合之典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绘画艺术和乐舞艺术以及对外文化交流中极重要之实物资料。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唐代长安遗存的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按照年代编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本文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部分简述了含有乐舞图像文物的九座典型唐代墓葬遗址、三个佛教遗址及南郊何家村窖藏文物遗址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包括墓室壁画、像碑石刻、金银玉杂器等多种文物中含有的大量乐舞图像,这十三个遗址极具代表性。第二部分则将这些出土文物依照墓志纪年以及发掘报告分别按年代分类整理,主要分为墓室壁画、陶俑、金银器等几类,另外与佛教相关的一些文物则单列一类。对每一种类的相关文物以时间为序,将其中的乐舞图像资料收集、整理,再从纵向和横向来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寻求唐代乐舞随着时代推进而出现的发展变化以及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变化的发生。第三部分为个案研究,从箜篌这一频繁出现在唐代乐舞图像中的外来乐器入手,探讨其源流并且进而窥探中国和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竖箜篌经中亚、印度等地辗转流传到中土,到唐代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常见乐器。器物的起源、传播看似平常之事,其实关涉甚广,作为一件乐器流传意味着音乐艺术的传播,而艺术的传播则意味着文化的交流,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交流当中不断向前演进。第四部分将目光集中于乐舞图像本身,以大量的图像资料为支撑来探寻乐舞艺术的发展规律,从其萌蘖、演变、成熟的过程,到题材、形式、内容的逐步完备,便不可避免进入一种程式化发展模式中,这种程式化特点正是唐代乐舞艺术令人瞩目的关键所在。文中通过对大量图像的研究表明:唐代乐舞取得的重大成就,是继承自汉魏以来中国艺术传统,在融合异质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变革和创新,最终从杂糅到熔铸。
其他文献
比喻是借用两事物所具有的相似性,用一事物来表述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它能化生疏为熟悉,化深奥为浅显,使语言赋有意象性与感染力。受古代哲学思想、文化底蕴的影响,比喻辞格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仅如此,环境、资源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制约力使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生态
20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顺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开始起步,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起步较晚,会计信息披露也比较薄弱,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
我国政府高等教育规划对于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来说,有宏观调控、资源整合、突出地域特色等重大指导作用。政府高等教育规划制定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规律,如何让有限的高
庙会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据载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庙祭祀活动。时至今日,庙会不仅是民间大众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民间商品活动汇集的中心;既展示了古老的信仰崇拜在
背景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发生在各种根底的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由于肾单位严重受损,缓慢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不可逆的肾衰竭。慢性肾衰对人类健康影响大,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湖北金山店大型矽卡岩型铁矿中的石榴子石开展了原位微区分析研究,并探讨其成分变化所蕴含的地质意义。
针对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材在设计、基建安装、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蚀问题,阐述了其成因及防护措施,并提出了做好全过程管理的思路。
在多年形变前兆研究基础上 ,对形变应变前兆的复杂性进行了讨论 ,并对典型的形变应变短临前兆实例进行了总结 ,找出其共性。以描述其共性特征为目标 ,给出了异常指标 K的计算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词典学等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其中动词在研究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针对动词语义问题所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