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大量应用于一体化小型核反应堆(SMR)中。其蒸发盘管临界后传热及流动特性对OTSG 一二次侧换热具有重要影响。论文通过分析了临界后弥散流膜态沸腾(DFFB)的流动传热特性,构建了相应的热工水力数值模型。模型采用欧拉两流体模型作为控制方程,选取RNGk-ε模型作为湍流模型。针对两相流传热机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调研,以此为为基础进行UDF程序编写,将两流体之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机理以源项方程的形式带入控制方程对其进行封闭。应用该模型模拟M.A.STYRIKOVICH&V.S.POLONSKY的螺旋管临界后传热实验,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及经验关系式计算值进行比对,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通过CFD计算软件ANSYS Fluent建立了蒸发盘管临界后弥散流膜态沸腾数值模型,并通过自定义函数(UDF)加载了控制方程的封闭源项,实现了对给定热工工况下OTSG内最三种不同螺旋直径的盘管临界后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在前处理过程中,完成了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分析。在计算结果中,观察到了螺旋管径向流动换热的不均匀性及二次流的存在。而且,从通过离心力对流体的作用对二次流效应做出了理论分析。在前期建模的基础上,从热工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两方面对螺旋管内的弥散流膜态沸腾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详细分析了各参数对OTSG内临界后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1)几何结构上,增大螺旋管螺旋直径、增大盘管内径,热工工况上,减小质量流速,增大入口干度,增大二次侧壁温,可以减小螺旋盘管壁面换热系数分布的不均匀性;(2)几何结构上,减小螺旋管螺旋直径、减小盘管内径,热工工况上,增大入口干度,增大二次侧壁温,可以缩短道内弥散流到干饱和蒸汽阶段距离;(3)几何结构上,增大螺旋管螺旋直径、增大盘管内径,热工工况上,减小质量流速,增大入口干度、减小二次侧壁温,可以减小螺旋管进出口压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