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β-羟基-β甲基丁酸(β-hydroxy-β-methyl butyrate,HMB)干预对老年肌肉衰减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NF-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对老年肌肉衰减症患者的改善作用,为HMB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于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在泸州市濂溪路、初心源、丹霞路社区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对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肌肉衰减症筛查,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在401名老年人共筛查出肌肉衰减症患者106人,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共34人。以SAS 9.1软件生成的随机序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18)及对照组(n=16)。干预组给予HMB 3g/天+抗阻运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安慰剂+抗阻运动;抗阻运动每次40分钟,每周2次。运动干预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0-12周: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带领参与试验方案的老年人集中运动训练。第二阶段12-24周:研究对象在家参考课题组录制的运动视频自行安排训练。入组后分别于基线期、干预12周、干预24周采集静脉血,测定炎性因子TWEAK、IL-18血清水平,并进行人体成分检查以及握力、步行时间指标的收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对象干预后结局指标为因变量,是否HMB干预、资料收集时间以及干预和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协变量,采用拟似然估计法估计参数,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个随访点间结果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营养情况、握力、步速、肌肉质量(skeletal muscle mass,SMM)、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体成分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在基线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基线指标均具有可比性。2.干预12周:(1)与基线期比较:(1)炎性因子:干预组患者的TWEAK、IL-18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WEAK、IL-18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肉衰减症指标:干预组患者步行时间下降,握力、SMM、SMI、体脂肪、去脂肪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腹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脂肪、BMI、体脂百分比、腹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步行时间下降,SMM、SMI、去脂体重的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1)炎性因子:干预组患者的TWEAK浓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浓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肉衰减症指标:干预组患者步行时间下降,握力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M、SMI、体脂肪、去脂肪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腹围的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24周:(1)与基线期比较:(1)炎性因子:干预组及对照组患者的TWEAK、IL-18下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肉衰减症指标:干预组患者步行时间、握力、SMM、SMI、去脂体重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脂肪、BMI、体脂百分比、腹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体脂百分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SMM、SMI、去脂体重下降,步行时间、体脂肪、BMI、腹围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12周时比较:(1)炎性因子:干预组患者的TWEAK、IL-18浓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WEAK、IL-18浓度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肉衰减症指标:干预组患者步行时间增加,握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M、SMI、去脂体重下降,体脂肪、BMI、体脂百分比、腹围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步行时间、体脂肪、BMI、体脂百分比、腹围增加,握力、SMM、SMI、去脂体重下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1)炎性因子:干预组患者TWEAK、IL-18浓度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肌肉衰减症指标:干预组患者步行时间、握力、SMM、SMI、去脂体重降低,体脂肪、BMI、体脂百分比、腹围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炎性因子与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的相关性:(1)肌肉衰减症患者血清TWEAK浓度与握力(rS=-0.646,P<0.001)、SMI(rS=-0.577,P=0.001)、SMM(rS=-0.689,P<0.001)呈负相关,与步行时间(rS=0.308,P=0.014)呈正相关;HMB干预后TWEAK浓度下降与步行时间减少(rS=0.624,P=0.010)呈正相关,与握力的增加(rS=-0.121,P=0.656)、SMI的增加(rS=0.306,P=0.250)、SMM的增加(rS=0.356,P=0.175)无关。(2)肌肉衰减症患者血清IL-18浓度与握力(rS=-0.420,P=0.023)、SMI(rS=-0.383,P=0.040)、SMM(rS=-0.432,P=0.019)呈负相关;与步行时间(rS=0.551,P=0.002)呈正相关。HMB干预后IL-18浓度下降与步行时间减少(rS=0.488,P=0.050)呈正相关,与握力的增加(rS=-0.121,P=0.656)、SMI的增加(rS=0.306,P=0.250)、SMM的增加(rS=0.356,P=0.175)无关。结论:(1)HMB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肌肉衰减症患者机体TWEAK的血清浓度,联合抗阻运动可降低IL-18的血清浓度。(2)HMB联合抗阻运动提高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增加患者的体脂肪指标,因此HMB更适合用于体脂肪较少的肌肉衰减症患者。(3)HMB干预后肌肉衰减症患者炎性因子下降与步行时间降低具有相关性,但尚未观察到与握力、SMM及SMI增加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