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汽车等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常出现的晕车、晕船等因乘坐交通工具产生不适症状的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作晕动症(Motion Sickness,MS)。从被定义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研究者们针对晕动症的发病机制、晕动症症状的缓解方式等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改善晕动症这一领域中,手术治疗、中医穴位治疗、药物治疗等医疗手段做出了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汽车等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常出现的晕车、晕船等因乘坐交通工具产生不适症状的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作晕动症(Motion Sickness,MS)。从被定义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研究者们针对晕动症的发病机制、晕动症症状的缓解方式等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改善晕动症这一领域中,手术治疗、中医穴位治疗、药物治疗等医疗手段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这类方法往往不是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因为手术法主要依赖于切断相关神经,而药物法具有一定范围的时效性、不方便携带等缺点。因此主动地提高人体自身的能力来改善晕动症的症状,成为了更多人的诉求。适应性疗法是一种被大众熟知的并且是人们主动改善晕动症的方法,但其受限于时间、训练周期、器械、场地等因素,这种治疗方法往往疗效甚微。本论文初步阐述了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在改善晕动症方面的重要性,设计了一系列低难度、易操作的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20-24岁晕动症患者的改善上,探讨了一系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运动项目对改善晕动症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度、重度晕动症的改善作用。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机体的凝视稳定性,增强了大脑前庭系统的稳定性,还提高了人体的静态以及动态姿势的稳定性;同时以大脑前庭功能稳定性量化晕动症等级,前庭功能稳定性等级提高,晕动症症状等级提高,晕动症症状就能够得以改善。基于此,本部分工作提出了设计一系列低难度、易操作的前庭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以期为晕动症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将问卷筛选结果与Graybiel量表法、前庭功能转椅法相结合,确定了实验对象为27名20-24岁范围内、晕车(晕动症)、且有意愿通过运动方式进行改善相应症状的实验对象,根据初始测定的前庭功能稳定性等级结果,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然后分组进行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包括凝视训练(睁眼-闭目从左至右,睁眼-闭目从前至后)、静态姿势稳定性训练方法(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睁眼单足站立。闭眼单足站立)和动态姿势稳定性训练方法(坐着左右侧屈、双腿连续纵跳、抱膝前后滚、仰卧左右侧滚、抱膝左右滚、抱膝螺旋滚)。在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前后,对实验对象的静态姿势稳定性(闭目单足站立测试法)及动态姿势稳定性(闭眼原地踏步测试法)、前庭功能稳定性(前庭功能转椅法)进行测定;最后对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凝视训练、静态以及动态姿势稳定性)前后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等级的晕动症患者进行前庭功能稳定性、静态姿势稳定性、动态姿势稳定性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前后晕动症患者们的各项能力变化情况,对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效果和晕动症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在前庭功能稳定性提升方面,前庭功能稳定性的提升效果随着晕动症患者等级的升高而升高;在姿势稳定性提升效果方面,前庭功能康复训练对三种等级的晕动症患者的静态姿势稳定性提升显著,而动态姿势稳定性提升效果则随着晕动症患者等级的升高而降低;本论文的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对中、重度晕动症患者提升效果明显,对轻度晕动症患者的改善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当代社会主流文化以及网络传媒等的宣传影响之下,人们越来越追求完美体重和身材,对形态有了新的追求,而减少能量摄入是个体最为常见的策略之一,同样也是最为有效的策略。限制饮食是能量摄入的关键控制因素,也是体重形态控制的关键。限制性饮食作为饮食失调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行为,被认为是饮食失调的先驱,能够预测饮食失调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维吾尔族美食重油、重辣等特征,无疑会导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战略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锻炼需求和体育场馆资源有效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而合理利用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提供社会服务便可以很好地缓解人民群众健身锻炼的需求。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信息化水平正不断提高,加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向体育领域进行融合发展,现有体育场馆对智能化升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智能化升级将成为高校体育场馆发展的新机遇,运
条件性疼痛调节(Conditioned pain modulation,CPM)是一种内源性疼痛调节,指身体某一部位的持续性疼痛(条件刺激)可以抑制施于身体另一部位的伤害性刺激(实验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知,即为人们所熟悉的“以痛镇痛”现象。条件刺激对实验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抑制程度反映了个体的CPM效率,即抑制越明显,CPM效率越高,内源性疼痛抑制功能越强。基于以往相关CPM功能测试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
在日常生活中,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 life event)作为一种生活应激源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并在一定时间内对生活产生持续的影响。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比如考试失利,亲友离世等。适度的应激对人的健康以及生活有促进作用,而那些长期的,过度的应激事件则会导致许多身心疾病,如胃溃疡、焦虑、抑郁等。童年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也是一个人刚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深化制度改革的推进,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选择铜梁篮球协会作为案例对象,以探索县域体育社会组织资源获取方式、机制和启示为主要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个案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本案例中,体育社会组织获取的资源类型主要分为:经费、场地、赛事和裁判等资源。在这些资源中,经费是体育社会组织进行日常开销与组织生存的基本资源;场地是体育社
近年来,幸福感一直是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幸福感是指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即留守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6个维度。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缺少亲情陪伴和有效监护,留守儿童通常比其他人有更低的主观幸福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对于他们在不利处境下的发展极为重要,缺失主观幸福感会增加其学业适应不良和问题行为的风险。根据生态系
软式网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要求都非常高的竞技体育运动。良好的体能训练水平直接影响竞技能力的表现。循环训练法能够满足各项目关于体能的竞技需要而被广泛运用于各项目的日常训练。前期研究中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了解软式网球体能训练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旨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循环训练法对大学生软式网球运动员各体能素质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以及
随着我国排球运动技战术的进步和发展,排球比赛规则的不断演变,不同位置的队员职责分工越来越明确,并逐渐朝着专位化发展,接应二传队员的作用日渐凸显。不少文章指出接应二传已经成为帮助强队取胜的进攻核心,因此有专家建议中国女排也应该走“强力接应”的路子,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女排应该继续秉持传统打法“小快灵”的战术理念,坚持接应队员应该以保障职能为主。在现代排球比赛中,接应队员的得分贡献率逐渐上升,甚至成
尽责性起源于由Costa和Mccra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five factor model,FFM),认为人格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现出的稳定认知和行为模式,并且个体的人格特质会影响他的价值观和态度。尽责性是个体勤勉、慎重、锲而不舍、井井有条的程度。尽责性是个体对待工作或任务负责任的态度及严谨程度,是促进个人未来职业路径和生涯健康且长远发展的基础保证。工作投入作为积极心理学在工
反思写作是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者以文本写作形式反思经历建构新知,有助于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目前,反思写作中存在即时指导与形成性反馈不足的问题。计算机支持的反思写作以整合教学资源、即时分析反馈为优势,成为了研究热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基于此,以写作分析技术为基础,设计实现在线反思写作自动反馈系统,根据“反思六阶段”模型设计在线反思写作提示问题,为学习者提供即时的反思写作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