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阿玛蒂亚·森阐发了一种以能力为标准来评估和衡量人的生活水平的理论之后,在道德和政治哲学范围内,能力进路近几十年来已成为一种关于福利、发展与正义的全新理论框架。森最重要的后继者之一纳斯鲍姆致力于将这种能力的概念引入到社会正义的讨论中,构建一个完整的能力正义理论。这种全新的理论范式对解决当代社会正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在经济学领域,能力进路作为一种对主流经济框架的重要替代方案,用于概念化和评估人类的福祉与发展,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催生了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议程。实践层面,以能力进路为指导的人类发展报告和人类发展指数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重视和认可,相比于传统的唯经济数据的衡量方法,它们对于如何看待发展与贫困有自身独有的价值。这样一个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思想路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它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能力进路框架内两大流派思想进行比较,以全面的视角概括能力进路的基本特征。能力进路是一个成果丰硕的理论体系。罗宾斯归纳的理论框架,可以将能力进路内的各种理论成果归类,以此拓宽我们对能力进路丰富内涵的理解,本文会对这一模型进行介绍,并探讨能力进路的思想核心。正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能力进路在理论上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最能反映能力进路理论困难与理论意义的四个问题进行讨论,分别是:1、能力选择应该使用哲学立场还是民主立场;2、能力概念与人权概念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3、如何把对于群体和社会结构的研究纳入能力进路中;4、能力作为一种正义理论或平等理论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尝试总结出能力进路对我国现实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