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手势跟踪(Hand Tracking)作为人机交互领域(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的一门重要研究课题,拥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动画制作、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现有的手势跟踪技术大多基于单一模态并且对象是不与外物作用的独立人手,其性能受限于单一模态的内在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势跟踪(Hand Tracking)作为人机交互领域(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的一门重要研究课题,拥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比如:动画制作、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等。现有的手势跟踪技术大多基于单一模态并且对象是不与外物作用的独立人手,其性能受限于单一模态的内在缺陷,对人手与外物交互的场景处理能力不足。本文从手势跟踪的输入模态出发,对无交互场景下的人手和交互场景下的人手,递进地研究使用多种模态的手势跟踪算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现有手势跟踪受限于单一输入模态内在缺陷的问题,本文从无交互场景出发,将关注点集中在人手与模态融合上,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手套和深度两种模态的手势跟踪算法。本文利用数据手套不受遮挡的特性弥补深度这一视觉模态易受遮挡影响的缺陷,同时利用深度模态提供手势的真实参照,降低数据手套为保证精确性对于繁琐校准流程的依赖。为了协同数据手套和深度,本文通过在人手建模、对应点搜寻、手型整合、姿态约束、自交叉避免等方面的创新,将手势跟踪构建为一个调整人手模型参数以适应输入人手深度图的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仅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情况下实时运行,且能有效提高手势跟踪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针对现有手势跟踪对人手与外物交互情况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无交互场景下的多模态手势跟踪算法进行扩展创新,提出了一种融合数据手套、深度和RGB三种模态,基于物体状态的交互式手势跟踪算法。立足于通过跟踪与人手交互的物体状态衡量人手与物体的交互作用,该算法在深入分析人手与物体交互作用的基础上,为物体设计了一系列状态,并通过在物体的跟踪预测、人手与物体的接触和碰撞等方面的创新,将交互式手势跟踪构建为综合考虑物体、人手的运动和二者的交互作用的优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提升交互式手势跟踪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自体刃厚皮片及水疱皮移植在烧伤后瘢痕性色素脱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后瘢痕性色素脱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磨削术联合自体水疱皮移植治疗,观察组采用磨削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效果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皮肤质地、弹性及外观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治疗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磨削术
目的 分析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10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参照组(52例)与试验组(52例),分别行传统手术与钬激光碎石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一次性碎石率、结石取净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历时、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47.06±4.38分钟、252.38±10.05ml、3.87±1.54分、2.57±1.15天)均少于参照组(58.83±5.06分钟、270.62±11.67ml、4.76±2.00
雷达指纹识别旨在通过提取由雷达内部元器件差异造成的发射信号区别于其他同型号雷达的细微特征,实现雷达个体的判别和追踪。与传统雷达个体识别或调制方式识别相比,雷达指纹识别具有指纹信息极其细微、隐匿度较高的特点。目前,基于机器学习的雷达指纹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逐渐崭露头角,然而已有的研究多基于仿真数据,模型和参数设置偏差较大,在实际场景中的识别率低、稳定性差;另外,电子战日趋智能化、自动化,对雷达指纹识别
目的 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疼痛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科行关节镜治疗的98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疼痛组和无痛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疼痛组患者术后7天内负重者、术后未冷敷者及合并关节软骨损伤者占比显著高于无疼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过大、术后过早负重、关节软骨损伤及术后未冷敷是患者术后发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OR=7.00,OR=8.59,OR=1.116,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