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ctophilin2 MORN结构域对心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膜转运的调控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KCa2,SK)属于非电压依赖性的钙激活钾通道家族,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对Ca2+的敏感性远高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ig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BK),可至亚微摩尔级。Ca2+通过与SK通道羧基端钙调蛋白(calmodulin,Ca M)结合激活通道,K+外流从而使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的变化转换成细胞膜电位变化。SK通道可分为三个亚型,SK1、SK2及SK3,其中SK2通道主要表达于心房,参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形成,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起关键作用。敲除小鼠SK2通道可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化的时程,房颤的易感性增加;过表达SK3通道可使动作电位复极化缩短,亦增加房颤发生。由此提示,SK通道可作为治疗房颤等心血管疾病的靶点,但其分子调控机制,目前所知甚少。Junctophilins(JPs)在哺乳动物可兴奋细胞中可维持内质网/肌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sarcoplasmic reticulum,ER/SR)与质膜之间的紧密联系。哺乳动物体内有JP1-4四个亚型,其中JP1主要在骨骼肌表达,JP2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JP3和JP4主要定位在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显示,敲除JP3和JP4可使Ry R2通道失去对SK2通道的调控作用;在骨骼肌和心肌中,敲除JP1和JP2可使L型钙通道(L-type 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LTCC)与Ry R2通道(ryanodine receptor2)失偶联,骨骼肌和心肌收缩异常。高分辨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JP2与Ry R2之间紧密联系,JP2通过与Ry R2通道直接作用调节通道门控。敲除JP2也可影响钠钙交换体(sodium Calcium Exchanger,NCX1)的定位及功能。此外,JP2和Caveolin1蛋白之间的结合为血管平滑肌的质膜与肌质网膜耦联的钙微区(Ca2+microdomain)提供结构和功能基础,并维持Ry R2和BK通道之间的功能耦联;JP2与Caveolin3蛋白直接相互作用可调控新生小鼠耦联膜复合体(junction membrane complex,JMC)的成熟发育。由此可见,JP2作为心肌细胞中的“桥梁”蛋白,其与离子通道之间有效的信号传导为钙诱导钙释放过程(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CICR)和心肌正常收缩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位于JP2氨基端的MORN(membrane occupation and recognition nexus)结构域,是与质膜偶联的特定功能结构域,由MORN结构域I和II组成。对于MORN结构域与质膜相互作用的机制有不同的研究,可能通过与质膜磷脂分子直接结合,或通过与细胞膜蛋白分子等进行结合。我们实验室之前结果证实小鼠心肌JP2蛋白与SK2通道有相互作用,那么JP2是否通过MORN结构域与SK2发生相互作用,以及它与SK2通道结合的具体结构域,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根据文献报道及JP2和SK2的结构特点,制备SK2和JP2的不同片段质粒,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检测二者结合的具体区域;观察JP2 MORN结构域对SK2通道表面膜表达的影响及第一部分JP2蛋白与SK2通道相互作用区域的验证材料与方法1.免疫共沉淀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K2和JP2的定位及相互作用:大鼠心肌组织或细胞裂解液中加入JP2或SK2抗体,用protein A/G珠子制备免疫共沉淀复合物,分析SK2和JP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H9c2细胞爬片,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K2和JP2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2.构建SK2和JP2片段真核表达载体:将SK2不同片段SK2-N(1-145),SK2-M(141-390)和SK2-C(380-574)克隆至载体p IRES2-EGFP中,并在C末端插入Flag/HA标签。不同长度的JP2 c DNA:JP2-N1(1-253,包含MORN I结构域),JP2-N2(216-350,包含MORN II结构域),JP2-C(340-696)克隆至有His标签p EGFP-C1载体中。3.免疫共沉淀检测SK2和JP2片段相互作用:分别将SK2-N,SK2-M及SK2-C与JP2-N1,JP2-N2及JP2-C两两按1:1比例瞬时转染HEK293细胞后提取各转染组细胞总蛋白,使用特异性标签Flag和His抗体,分析SK2片段与JP2片段是否结合。4.GST pull-down分析:分别将GST-JP2-N1,GST-JP2-N2,GST-JP2-C及对照GST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菌株,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及纯化。将各组纯化蛋白与HEK293细胞中表达的SK2-X-HA片段蛋白孵育,谷胱甘肽洗脱液特异性洗脱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复合物中HA标签表达。结果1.SK2和JP2可在大鼠心肌及H9c2细胞中形成免疫沉淀复合物,并且二者在H9c2细胞中分布于细胞膜及胞浆中,有明显的共定位。提示SK2通道和JP2蛋白可能存在相互作用。2.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JP2-N1与SK2-C末端可直接相互作用,其余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出现免疫阳性条带。3.GST-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的GST-JP2-N1融合蛋白可与HEK293细胞中表达的SK2-C末端蛋白结合,该结果提示JP2通过MORN结构域I与SK2羧基端发生相互作用。第二部分JP2 MORN结构域Ⅰ增加细胞膜SK2通道的表达和定位材料与方法1.构建SK2+JP2-N1、SK2+JP2-N1mut点突变真核表达载体:将SK2和JP2-N1的c DNA亚克隆至p IRES2-EGFP中,得到SK2+JP2-N1质粒。采用点突变技术在SK2+JP2-N1质粒中构建N101R和Y141H两个突变位点。2.HEK293稳定转染细胞株表达筛选:分别将SK2,SK2+JP2-N1和SK2+JP2-N1mut质粒转染HEK293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出现后采用有限稀释法扩大培养,提取总细胞RNA,RT-PCR检测目的基因。3.生物素提取细胞膜蛋白:将转染各组质粒的HEK293细胞表面生物素化,裂解细胞蛋白,生物素结合的蛋白与亲和素珠子孵育后还原洗脱蛋白复合物,W 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SK2通道蛋白表达。4.敲减JP2腺病毒构建及感染:将接种于培养皿中的H9c2细胞用携带阴性对照si RNA(Ad-NC)或JP2-si RNA(Ad-si JP2)的腺病毒感染。RT-q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分别测定各组感染细胞中JP2 m 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JP2敲减对SK2通道总蛋白及膜蛋白表达的影响。5.免疫共沉淀检测JP2 MORN结构域I突变对其与SK2通道结合的影响。6.电生理记录:选择稳定转染SK2和SK2+JP2-N1质粒的HEK29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全细胞膜片钳记录SK2通道电流。结果1.建立HEK293稳定表达SK2、SK2+JP2-N1和SK2+JP2-N1mut细胞株,提取各转染细胞组SK2通道总蛋白和膜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转SK2组相比,SK2+JP2-N1组SK2通道的总蛋白没有显著变化,膜蛋白显著增加;转染SK2和SK2+JP2-N1 mut两组比较,SK2总蛋白与膜蛋白均无显著差异。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转染SK2的HEK293细胞,SK2通道分布于胞浆中;转染SK2+JP2-N1质粒的HEK293细胞,SK2通道的膜蛋白分布显著增加,该结果提示JP2 MORN结构域I可显著增加SK2通道的膜表达和定位。2.分别用JP2敲减si RNA及阴性对照si RNA感染H9c2细胞,提取H9c2细胞的总蛋白及膜蛋白,与阴性对照组相比,JP2敲减si RNA组SK2通道的总蛋白无明显变化,膜蛋白表达显著降低。3.分别取表达SK2+JP2和SK2+JP2mut稳定转染HEK293细胞株,用特异性SK2和JP2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JP2突变显著降低其与SK2通道之间的结合。4.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不同稳转细胞组的SK2通道电流,与转染SK2质粒的HEK293细胞相比,转染SK2+JP2-N1质粒的HEK293细胞中SK2电流密度明显增加。第三部分JP2 MORN结构域Ⅰ调控细胞膜SK2通道表达的机制材料与方法1.RT-q PCR检测H9c2细胞中敲减JP2对SK2 m RNA表达的影响。2.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转染SK2+JP2-N1mut质粒的HEK293细胞中SK2通道在核内体及高尔基体中定位。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伯氨喹处理转染SK2+JP2-N1或SK2+JP2-N1mut质粒的HEK293细胞中SK2通道膜表达。4.统计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误表示,图形均使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创建。以两样本均数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在稳定表达SK2+JP2-N1 mut质粒的HEK293细胞株中,SK2通道与早期核内体标记物Rab5、EEA1共定位明显,而与高尔基体标记物GM130共定位较弱。该结果提示JP2 MORN结构域I突变可能使SK2聚集于早期核内体致使其转运至细胞膜发生异常。2.用选择性抑制SK2通道循环转运途径的伯氨喹处理表达SK2+JP2-N1和SK2+JP2-N1mut质粒的HEK293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MSO组比较,伯氨喹处理组的SK2通道膜蛋白均显著降低。进一步提示JP2 MORN结构域I可能通过影响逆向转运通路中的循环途径降低SK2通道膜表达。结论JP2 MORN结构域I通过与SK2羧基末端的相互作用直接调节SK2通道的功能和转运。
其他文献
计算树逻辑(Computation Tree Logic,CTL)模型检测是形式化方法研究的热点,是保证系统正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DNA计算是以DNA分子和生物酶为材料,以生化操作为计算手段的一种生物计算模式。开展CTL模型检测的DNA计算方法研究,不仅可以利用DNA分子的超高存储容量和DNA计算的强大并行优势解决模型检测状态空间爆炸问题,而且对推动DNA计算机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自图灵奖获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死亡率高的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高发,尤其是亚洲,非洲和南部欧洲,在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人数几乎占到全球发病人数的一半。肝细胞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出现症状时多已到中晚期,或伴远处转移。此时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患者很快死亡。因此,阐明肝癌的转移机制,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背景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CRS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菌的感染和生物膜的形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形成的有一定空间构造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是不同于游离菌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另外的一种存在形式。随着生物膜的形成,细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抵抗及宿主
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HCC的发病除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致癌物质和代谢性疾病等外在因素有关外,还与基因多态性这一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基因多态性可参与介导HCC的发生发展。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目前对于线粒体疾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现在对线粒体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目的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对致病线粒体DNA(mt DNA)的遗传进行阻断。主要的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供卵、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和线粒体移植技术。由于供卵不能生育和母方有遗传关系的子一代,以及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不能对mt DNA的比率和发病风险进行精确评估,限制了这俩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因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线粒体移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指的是直肠癌与结肠癌的简称,其中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4部分,大部分固定于腹后壁,发生于此部位的恶性肿瘤称为结肠癌。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位高发的恶性肿瘤,在我国,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趋向高脂高蛋白化及低纤维素化,结直肠癌的发病人数与日俱增,患者年龄亦趋于年轻化。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革新,
目的:脊髓损伤(SCI)是指脊髓受到损伤,引起脊髓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括约肌功能等异常。引起SCI的因素有很多种,其能够导致神经元、胶质细胞损伤,阻断神经通路,促进室管膜细胞增殖,引起神经干细胞非正常分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主要是通过磁场作用大脑皮层后引起感应电流,导致皮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脑内神经电及代谢活动。rTMS能够通过选择改变磁场刺激的方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病因之一,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中高居ESRD病因构成的首位。然而,大量的临床研究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发现,并非所有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都会进展至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阶段。造成
双调蛋白是重要的局部调控因子,在卵巢颗粒细胞与滋养层细胞高表达,是LH/hCG峰后卵泡液及早孕期羊水中表达量最高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家族因子。既往研究显示,双调蛋白介导着LH/hCG的促卵丘复合体扩张、卵子成熟和颗粒细胞内孕激素合成的作用,并且双调蛋白上调合体滋养层细胞hCG的表达及分泌。关于双调蛋白在女性生殖系统调控作用的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具有奠基性、深刻性和长远性作用。但是,我国越来越多家庭出现的教育问题反映出了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家庭、学校、社区三者融合的教育模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只有做到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和资源网络平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