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本来在城郊的工业用地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在满足城市更新的要求之下,这些工厂就必须搬迁或者关停。由此而来出现了很多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被废弃的产业建筑物和土地,严重浪费了城市建设资源。针对这个现状,如何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合理的处理这些工业遗留,达到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和谐共生,是城市亟待考虑的问题。
比如襄樊市:在20世纪50年代,襄樊才开始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一批工厂和工业区也在这个时候建立。其中的水泥厂是襄樊现代工业发展的先驱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本处于城市南部远郊的厂区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己变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
如何在水泥厂关停之后对其遗留产业设施的改造利用中传承城市工业历史文脉,是整个旧工厂改造利用规划和旧产业建筑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剖析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再利用的发展趋势,以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营造新的城市生活、游憩空间设计理念和城市更新思想,尝试为工业废弃地的功能置换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一种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进一步探讨单栋建筑改造利用方式,提供具体实施建议,并辅以例证。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涵盖六个章节: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二章,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在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和工业遗产保护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国内外关于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工业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差距和不足。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三章,通过上一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和归纳,总结出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综合效益所在以及一般性的改造模式和改造方式,并对工业废弃地改造的一些相关理论进行解析。
第四部分,包括文章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通过上述章节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基础,针对本次研究的案例--襄樊市水泥厂厂区作前期的基础资料调查收集,包括企业的背景、地理特征以及景观环境现状,然后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从自然生态、社会环境、人工环境、景观空间格局、道路系统等方面进行对水泥厂厂区保护价值进行评析。继而结合前文得出的方法和原则,从空间规划、建筑单体改造、生态环境和景观的恢复与再生等几个角度对水泥厂旧厂区进行概念性的设计。
第五部分,即文章的第六章,总结本次研宄的成果,并对工业废弃地改造再利用和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