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面柱碰结构安全性及乘员损伤仿真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vlaob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侧面柱碰事故是指汽车在行驶中因多种原因造成其侧面与刚性柱发生碰撞的事故形态。在此类事故中,由于车身与柱状物的接触面积很小,导致车身局部变形严重,从而使得车内司乘人员受到剧烈的二次碰撞,所产生的的伤亡率大大高于车与车之间侧面碰撞的伤亡率。为了完善我国汽车碰撞安全研究的内容,提高汽车在此类事故中的安全性,因而有必要对汽车侧面柱碰这一事故形态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联合LS-DYNA与HyperWorks软件,建立了某乘用汽车在碰撞速度方向与车体纵向轴线成75°角发生侧面柱碰时的有限元模型,对碰撞立面分别通过驾驶员位置处假人头部中心、肋骨中心、胯点,碰撞速度分别为29、32、35 km/h时汽车侧面柱碰事故的形态进行了仿真。基于仿真结果,分析了车体碰撞能量在车身各方向的转移路径,研究了碰撞位置、碰撞速度对车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之后,又利用仿真方法对汽车侧面柱碰事故中ES-2RE型假人在碰撞立面通过其头部中心、碰撞速度为32 km/h工况下的损伤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依据所得数据对车内司乘人员身体各部位的损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汽车发生侧面柱碰时,碰撞能量最先在车身纵向上开始转移,然后传递至车身垂向,最后在车身横向上结束。2)在所考虑的汽车侧面柱碰三种位置中,当刚性柱轴线与碰撞速度方向构成的碰撞立面通过驾驶员位置处假人头部中心时最为危险。3)在碰撞速度为29 km/h、32 km/h、35 km/h三种情况下,车体结构的安全性在速度为32 km/h时表现最差。4)在此类事故中,车内乘员在头部、下部肋骨与腹部处所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而人体颈部、骨盆也存在着较大的损伤风险。
其他文献
本项目来源于滁州市经纬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吸塑加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成型工艺,大量用于冰箱等家电产品的内胆塑料件成型,近年来更扩展运用于汽车甚至动车组车厢内
本文以HyperWorks和ANSY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某振动落砂机框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完成了强度、疲劳性能分析及其轻量化研究。通过分析结果与原结构性能的比较,最终得出了合理的轻
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升,电液伺服系统也随之得到了蓬勃发展。电液伺服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由于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外
期刊
班务工作是一门艺术,他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摸索,不断在实践中掌握教育的教育的技巧,从细小处着手,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乐于接受教育的环境